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美欣 通訊員 林俊辰 袁睿
三月的東北,寒風裹挾著冰雪,依舊牢牢占據著大地。然而,在吉林省臨江市寶山村的藍莓種植大棚內,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大棚的塑料薄膜上,凝結的水珠不斷滑落,吉林邊檢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寶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正與農戶們一道,奏響春耕備耕的勞動樂章,為鄉村振興添上溫暖而有力的注腳。
走進標準化藍莓種植大棚,溫暖潮濕的氣息撲面而來,藍莓苗散發的清新氣息縈繞其間。民警們貓著腰,目光專注地檢查著每一株藍莓苗,手中的剪刀不時精準落下,將多余的枝丫修剪干凈。一旁的果農歷大娘微微頷首,笑著提醒:“這枝得斜著剪,通風采光才好。”民警們一邊認真聆聽,一邊調整手法,動作迅速又細致,額頭上已然冒出細密的汗珠。
為應對春季反復無常的氣候,寶山邊境派出所迅速組建了“護苗服務隊”。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進大棚,服務隊的民警們就已到達,與農戶們爭分奪秒開展管護工作,確保藍莓苗順利生長。
這些年,寶山邊境派出所牽頭與村委會成立藍莓協會,持續為當地特色藍莓產業發展添磚加瓦。最初,農戶們對于先進種植技術心存疑慮,民警們挨家挨戶進行宣傳,還邀請種植大戶實地示范。在協會的努力下,滴灌、智能溫控等先進技術逐漸應用到藍莓種植中,為解決銷售難題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藍莓產業從零散種植邁向規模化經營。如今,寶山村藍莓種植面積達到2000余畝,年產值突破1000余萬元。
在產業升級的進程中,派出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他們多次邀請農業專家到田地間開展技術培訓,農戶們全神貫注地聆聽專家講解,不時記錄要點。線上銷售興起后,民警們又主動對接電商平臺,策劃直播帶貨活動,通過線上銷售平臺,寶山藍莓成功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100余戶農戶的錢包鼓了起來。
從春耕備耕的田間地頭,到產業升級的各個環節,寶山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為民服務的初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他們將繼續與群眾并肩前行,描繪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美好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