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據《日經亞洲》4月16日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正在采取全行業行動,以提高其與在智能汽車競賽中領先的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去年年初,由豐田汽車、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牽頭,共計12家日本汽車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和5家半導體公司組建了名為ASRA(汽車先進SoC研究)的半導體聯盟。
據悉,該聯盟目前正牽頭討論創建下一代汽車芯片的標準化設計,并希望在 2029 年 3 月之前完成設計。
ASRA執行董事、電裝高級顧問河原信昭(Nobuaki Kawahara)表示:“在擁有合適的硬件以確保實時控制、功能安全以及可靠運行軟件的能力方面,日本還處于落后狀態。”
他還稱,日本汽車制造商在SDV(軟件定義汽車)方面可能落后中國兩到三年,部分原因是中國和其他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傾向于先選擇軟件,然后再確保合適的硬件到位”。
河原表示,日本汽車巨頭往往優先考慮汽車硬件,然后再決定控制硬件的軟件和半導體,這往往導致更慢的開發速度。
中國車企正深入東南亞市場 日經亞洲
近年來,比亞迪、吉利、奇瑞等中國汽車制造商憑借智能汽車和電動汽車,在國內以及其他亞洲經濟體中搶占了此前由日本和歐洲制造商主導的市場份額。
據汽車研究公司MarkLine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車企在泰國的市場份額達到7%,較五年前的2.3%大幅提升。而在印尼,其市場份額從0.4%上升至2.9%。相較之下,日本汽車制造商五年來的總份額則平均下降近10個百分點。
2024年數字汽車制造商指數 Gartner
Gartner發布的2024年數字汽車制造商指數(評估汽車公司將軟件融入商業決策的程度以及其車輛的數字化程度)則顯示,豐田在22家汽車制造商中排名第20位。本田、日產和馬自達排名同樣居于末位。
《日經亞洲》表示,隨著ASRA的成立,日本汽車制造商正意識到加速SDV對于市場的重要性,并計劃發起反攻。
目前,該聯盟正在試圖開發一種基礎芯片設計,以便盡可能多地滿足聯盟內多家汽車制造商的需求,從而節省汽車制造商的時間和成本。
美國芯片初創公司Tenstorrent汽車業務副總裁塞繆爾·福特內布里(Thaddeus Fortenberry)表示,中國和日本智能汽車的差異并不在于所用芯片的功能。“中國汽車制造商更關心兩件事——能多快拿到貨?成本是多少?”
他認為,通過標準化芯片設計并實現開源,令該領域產生更多的競爭對手,從而降低芯片的價格與成本,是日本以及西方汽車制造商在縮小與中國車企之間差距的一種途徑。“如果我是豐田,我不會直接參與硅片的競相壓價競爭,但我希望能從長遠的市場中獲益。”
行業研究機構Omdia的研究員表示,由于汽車芯片比數據中心使用的人工智能芯片便宜得多,產量也更小,而尖端汽車芯片的制造過程同樣復雜,但利潤卻不如數據中心和個人電腦芯片,因此汽車行業可能并非芯片代工廠商的優先發展領域。
河原也對此表示贊同,“就產量而言,汽車對芯片供應商的吸引力不大,尤其是與智能手機或數據中心相比。但如果我們能夠實現平臺標準化,基礎芯片的產量可能會相當可觀——這將大大方便供應商的生產。”
根據德勤的預測,到 2025 年,汽車行業將占半導體總需求的12.7%,而數據處理和通信行業預計將分別占32.9%和30.2%。
河原還表示,ASRA是全球首批由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嘗試聯合開展芯片研究的行業組織之一。如果成功,這將有望幫助日本參與到制定國際標準的工作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