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群候鳥的奇特遷徙之旅引發了當地自然保護組織及鳥類愛好者的廣泛關注。這些候鳥在向克什克騰旗達里湖遷徙的途中,卻因遭遇冰寒天氣,從距離 200 公里遠的達里湖折返,重新回到了比較溫暖的布日敦湖等湖泊和濕地,在此補充能量,等待合適時機再度踏上遷徙征程。
4月16日,赤峰市翁牛特旗布日敦湖,天鵝正在覓食、游弋。(李富攝)
布日敦湖,位于翁牛特旗,這片水域及周邊濕地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點。它宛如一顆鑲嵌在大地之上的明珠,為候鳥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和安全的棲息環境。湖泊中豐富的食物等,構成了候鳥們賴以生存的食物鏈條;而周邊廣袤的濕地和蘆葦蕩,則成為了候鳥們躲避天敵、休養生息的天然庇護所。
4月16日,天鵝等野生鳥類飛臨赤峰市翁牛特旗布日敦湖。(端木 攝)
此次折返的候鳥種類繁多,包括優雅的天鵝、靈動的野鴨以及身姿矯健的鸕鶿等。據當地鳥類觀察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年春秋兩季,都會有大量候鳥途經此地。然而,像今年這樣大規模折返的情況卻并不多見。據初步統計,此次折返至布日敦湖的候鳥數量達到了數萬只之多。
4月16日,赤峰市翁牛特旗布日敦湖,天鵝等野生鳥類正在覓食、游弋、棲息。(李富攝)
當這些候鳥折返回到布日敦湖時,它們呈現出了一種獨特的生態景觀。湖面上,天鵝們或悠閑地游弋,潔白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宛如優雅的舞者;野鴨們則成群結隊,時而扎入水中覓食,時而浮出水面嬉戲,歡快的叫聲在湖面上回蕩;鸕鶿們則如同黑色的精靈,敏捷地穿梭于水面,不時捕捉到鮮美的魚兒。
這些候鳥為何會在遷徙途中折返呢?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近期的冰寒天氣。達里湖周邊區域突遭冷空氣侵襲,氣溫驟降,湖面甚至出現了結冰現象,導致候鳥們原本預期的覓食地和棲息地環境惡化,食物資源難以獲取。而布日敦湖所在區域氣候相對溫和,生態環境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這才吸引了候鳥們折返回來。
4月16日,赤峰市翁牛特旗布日敦湖,野生鳥類正在覓食、游弋、棲息。(李富 端木 攝)
當地的自然保護組織在得知候鳥折返的消息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們一方面組織志愿者加強對布日敦湖周邊區域的巡邏,防止非法捕獵等危害候鳥的行為發生;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布日敦湖的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和維護,確保候鳥們能夠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補充能量。同時,一些環保志愿者還自發地為候鳥投放食物,以幫助它們更好地恢復體力。
鳥類的遷徙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生命之旅,它們遵循著大自然的節律,在不同的棲息地之間穿梭,尋找適宜的生存環境。而布日敦湖作為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節點,承載著生命的延續和希望。此次候鳥的折返事件,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候鳥遷徙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
這一現象不僅為鳥類研究提供了新的觀察樣本,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對于候鳥生存的重要性。每一次候鳥的遷徙,都是對大自然生態平衡的一次考驗,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生態環境的守護者,為這些美麗的生靈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遷徙和棲息環境。(李富 端木)
來源: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官方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