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25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分鐘
理工附中教育集團構建的鉆石型課程體系,以“守規矩、懂感恩、有教養、厚基礎、重實踐、善發現”為培養目標,把國家課程和校本精品課程進行了有機整合,為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優秀學子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撐。由此,“統一課程設置”便成為理工附中通州校區課程創新改革的指引與方向。
鉆石課程體系建設五原則
在承辦潞州中學之初,集團就根據市教委的指示,堅持遵循集團統一文化理念、管理機制、課程設置、教育教學質量的“四個統一”辦學理念,謀劃通州校區發展戰略。
團隊詳細梳理了學校過去幾十年課程發展情況,對老師、學生、家長等進行全面調研,同時認真學習研究了海淀本部的鉆石型課程體系,最終形成了課程建設的基礎性、選擇性、實踐性、銜接性、文化性五個原則:
基礎性——立足國家課程,拓展基礎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選擇性——根據學生個性和特長,提供拓展選修課程和競賽課程,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滿足多元化成才需求。
實踐性——以“能力本位”作為課程的主要價值取向,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學習機會。
銜接性——注重初高中銜接和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聚焦學科系統設計、打破學科界限、形成學科融合思想。
文化性——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教育使命。
構建“YUE”享理工鉆石型課程體系
理工附中海淀本部鉆石型課程體系是由時任校長陸云泉提出來的。落地通州校區后,有課程專家反映:鉆石型課程體系構架創意很好,但在嚴謹性、包含關系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2021年,北京市啟動新教材、新課標“雙新”實驗。受市教委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裴麗娜、研修中心課程部主任李凱等專家學者相繼走進各區縣指導課程體系建設。
作為區級實驗校,理工附中通州校區由此迎來了課程體系改革探索的新契機。
裴麗娜教授在探訪理工附中通州校區時,認為學校鉆石型課程體系這個詞挺好的,預示著閃光、堅韌不拔,但課程體系的邏輯和層次都不足。她提出,在這個構架之下,課程體系應該多維度、多層次。
于是,在陸旻校長的總體部署下,學校在理工附中本部鉆石型課程理念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層級架構。
這里有個小插曲。其實此前學校已經打造了“YUE”享理工系列課程體系,這是學校的特色品牌。但是在設計學校整體課程體系的過程中,研修中心課程部的老師認為“YUE”享理工更像是育人目標,即把學生培養成心情愉悅、充滿活力、視野寬廣、勇于創新的人才。所以他們有了新的想法,把“YUE”享理工變成了鉆石型課程體系的引領,從育人目標的角度進行考量,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整合不同領域的課程,打造特色課程群,增強課程的貫通實施和個性供給,讓鉆石型課程體系在通州校區進行本土化生長。
課程體系的高質量和獨特性
在幾年的課程改革探索中,理工附中通州校區基于校情,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通過內引外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終構建設計了理工附中通州校區“YUE”享理工——鉆石型課程體系。
這個課程體系以不同層次的內容為緯線。
基礎部分首先是面向初中學生的“高中預備課程”;其次是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國家基礎課程;再次是面向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的拓展選修課程;最后的榮譽課程最富挑戰性,是面向資優學生的強基人才培養課程。
同時,這個課程體系以人文、數理、藝體、科技、語言五個領域為鉆石底座,形成經線,各學科分層分類設計課程,形成鉆石形狀的多面體結構。
這個“四階層、五維度”的課程體系不僅考慮到高中預備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面向全體學生,而且將初高中知識體系打通融合,從五大領域、多個維度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在設計每一領域的課程時,都以國家課程為基礎,從深度和廣度上進行輻射。更重要的是,每個領域都會有交叉融合的部分。
可以說,“YUE”享理工一鉆石型課程體系縱向打通初高中界限,橫向將所有領域聯系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有機結合體。以鉆石命名也寓意著理工附中通州校區課程體系的高質量和獨特性。
課程是學校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這份禮物值得所有人期待。
從理念到實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YUE”享理工系列課程探索記
2020年10月,理工附中通州校區的一場課程建設會議上,陸旻校長正式提出“YUE”享理工育人理念。這一理念的種子早已在她心中生根:學生時代反感題海戰術的她,始終堅信教育應讓學生擁有“愉悅、快樂、活躍、享受”的成長記憶。2016年調任通州校區后,她發現學校長期受限于傳統模式,教師創新意識亟待激發。隨著國家“五育并舉”等政策東風,一場以拼音“YUE”為核心的課程改革拉開序幕。
“YUE”的誕生:拼音背后的育人密碼
“YUE”的靈感源自陸旻校長的雙重教育思考。早年海淀總校德育工作中,她曾以拼音“JING”拓展班級文化內涵;如今,她將這一創意升級為課程體系:以“悅、樂、躍、越、閱”五維度構建特色課程群,對應生涯規劃、民樂藝術、體育社團、科技創新、研學閱讀五大領域,形成“悅納自我、樂韻國風、躍動青春、越舊超新、閱覽世界”的育人圖譜。
更具巧思的是英文詮釋——Youthful(青春活力)、Understanding(廣博學識)、Enthusiastic(社會責任),與中文版共同指向“五育融合”的核心目標。學生發展部主任云廣富帶領團隊,僅用一年時間完成課程開發,將國家課程與校本創新深度融合。
實踐突破:從理念到成果的跨越
課程改革成效遠超預期。高考方面,學校自2017年起連續六年獲評通州區高考優秀校(全區僅兩所);學科競賽實現國家級獎項“零突破”:2021年兩名學生斬獲全國二等獎,33名高中生、12名初中生獲市級獎項。藝術與科技領域更迎來爆發:民樂團、美術社累計63人次市區獲獎;科技類全國一等獎28人,市級獎項74人次。這些成績讓這所曾經的“低調校”迅速躋身區域教育焦點。
未來藍圖:全學科聯動與德育深化
面對成果,云廣富團隊希望進一步完善和深化:“YUE”課程目前聚焦藝體科三大領域,未來需打破學科壁壘,將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納入體系,實現“全學科滲透”;同時強化德育功能,探索課程與品格培養的深層聯結。
可以說,“YUE”享理工系列課程是以學生為本,根據陸旻校長的創意和構思進行的實踐探索,也是理工附中通州校區集體智慧的結晶。如今回望這一年的成長過程,他們發現每個人都收獲了一個嶄新的自己。
本文節選自《因為相信 所以看見——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改進探索之路》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編輯丨智庫君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