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有種樸素的觀念,即“養兒防老”。
從計劃生育的實施,到如今二胎、三胎的開放,讓如今的社會既有獨生子女家庭,也有多子女家庭。
對于這兩種家庭,哪種更好一些呢?
其實并沒有定論。
就獨生子女家庭而言,小時候不存在父母偏心誰的問題,但也缺少一個從小到大的玩伴。
就多子女家庭而言,家里比較熱鬧,有個真心希望你好的兄弟姐妹。
但是,如果家庭情況本來就不好,孩子越多,家庭的負擔越重。
有人說,到了晚年才發現,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可能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幸福一些。
獨生子女老人更加富有
實際上,人到老年,無論是有一個孩子,還是有幾個孩子,都抵不過兜里有錢。
那么,為什么說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加有錢呢?
一方面,當年貫徹計劃生育的時候,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是堅持執行,很少有偷偷生幾個的情況。
而對于廣大農村地區而言,一直崇尚著“多子多?!钡挠^念,多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國家也考慮到了農村的情況,因此對農村的政策有所放寬。
比如,有實際困難的,可以生兩胎。這里的“實際困難”,指的是頭胎生了女孩,還可以批準再生一胎。
因此,真正落實獨生子女政策的,大多是城里人,家庭條件本來就更好,也有完善的醫保、社保。
另一方面,人們都將孩子稱為“四角吞金獸”,并無道理。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都可以堪比一套房的首付。
《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中的數據顯示,在我國把一個孩子養到成年,平均花費為53.8萬元。養到本科畢業,則需要花費68萬元。
多一個孩子,便意味著多一份開銷。雖然對于農村而言,對孩子的金錢投入并不多。
但將每個孩子養到大學畢業,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讓原本拮據的家庭剩不下一點存款。
而對于獨生子女家庭,本就處于社會的中上收入群體,又只養育了一個孩子,自然能存下更多的錢。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的養老問題就全部押注在了幾個孩子身上。
如今,“逃離原生家庭”的話題在年輕人之間十分盛行。
在經濟更加拮據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患上心理問題。
一篇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表明,窮人更容易受到精神疾病的威脅。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低收入群體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因為就算他們覺得內心不舒服,也會因為貧窮而選擇不去進行心理咨詢。
研究人員發現,低收入群體患有抑郁癥、焦慮癥的概率,比高收入群體多出1.5-3倍。
對于孩子來說,當他們發現到父母生孩子只是一項投資時,很難說還會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抱有什么感激之情。
老人帶孫子更加省心
在我們的傳統中,幾乎默認了老人要幫兒女帶孩子。
我們都知道,帶娃甚至比上班還累。上班的時候,有個明確的任務目標,完成了就結束了。
甚至趁老板不注意的時候,還可以心安理得地偷一會閑。
然而,帶娃卻不一樣,這要求家長的注意力24小時都在孩子身上。
對于孩子來說,總會有很多潛在的危險,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
稍微看一下手機,孩子就可能不小心碰到頭。
尤其是越小的孩子,完全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呆著,必須有家長在旁邊看護。
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能休息,孩子總是會半夜哭。
人進入老年之后,往往會出現各種慢性病和疼痛,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安心修養,而不是幫忙帶孫子。
對于多子女家庭的老人,給誰帶孩子,就是個問題。
如果只幫一個孩子帶,那么其他子女肯定心里不開心。全都幫忙帶,身體必然吃不消。
研究表明,當老年人過度勞累時,不僅會誘發身體疾病,還可能出現心理上的不適。
對于老年人來說,什么都比不上一副好身體。畢竟俗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
總而言之,在養老金和身體健康這兩個方面,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比多子女家庭的老人更加幸福。
不過,無論是哪種家庭,都有好有壞,需理性對待。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