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全面提升基層法治隊伍專業化水平,近日,奉賢區司法局聯合上海市人民調解協會,依托“法潤賢城調解大講堂”平臺,成功舉辦2025年度首期人民調解員、“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專題培訓。本次培訓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吸引全市超萬人同步參訓。
雙課聯動 打造立體化賦能體系
培訓聚焦基層調解實務需求,定制精品課程。市司法局彭森副處長以《解紛“一件事”專題培訓》為題,通過典型案例拆解,系統講授糾紛信息采集、多方協同化解等核心技能,強調以群眾視角優化調解服務,助力“解紛一件事”平臺在基層落地見效。全國調解專家陳鳳英則針對調解文書規范化痛點,結合30余年實戰經驗,從協議書格式規范到證據鏈構建逐一詳解,為參訓人員提供了標準化操作指南。
多維反饋 展現培訓實效性
“這次培訓給基層調解注入數字動能!”區首席調解員余姍妹表示,解紛“一件事”機制將傳統調解智慧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切實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西渡派出所“三所聯動”民警陸佳銘認為,規范化的協議書制作培訓填補了基層民警在調解文書領域的知識盲區,對提升糾紛處置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
吳房村“法治帶頭人”秦瑛對培訓的實踐導給出好評:“專家們將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調解話術,傳授的‘背對背調解法’‘情緒疏導五步法’等技巧可直接應用于鄉村治理。”參訓人員將作為法治宣傳生力軍,把培訓成果轉化為普法惠民的實際行動。
普法加油站——沒參訓也別慌!
這些法律知識你一定能用上!
解紛“一件事”人民調解申請服務辦件辦理指南
1
申請人聯系失敗,怎么辦?
對申請人未接聽電話或接通掛斷等情況,應當間隔一定時間多次嘗試聯系。對經多方努力仍無法聯系的申請人,應當做好工作記錄。對多次聯系掛斷電話的申請人,可以制發短信告知調解組織名稱、聯系方式、聯系人;對因電話空號、錯號等原因無法聯系的申請人,在做出“未能受理”或“調解終止”意見時,應客觀記錄原因。
2
對方當事人拒絕調解或失聯,怎么辦?
對方當事人拒絕調解的,應當適時做好勸說引導工作,盡力促進其接受調解。對經多次勸說,仍明確拒絕調解的,可以視作“拒絕調解”。因對方當事人拒絕調解或失聯而“未能受理”的辦件,應當向申請人說好解釋說明,引導申請人通過其他法律途徑化解糾紛。
3
調解不成終止,怎么辦?
因各種原因導致調解不成的糾紛,應當做好當事人情緒疏導工作,引導其通過其他法定途徑化解糾紛。同時做好風險評估,重要情況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和屬地黨委政府報告。
淺談人民調解協議書的規范化應用和制作建議
勞動爭議調解知識點
1
醫療期先滿,勞動合同未滿,這個時候解除,需要付醫療補助費。
2
勞動合同已滿,醫療期未滿,勞動合同因醫療期順延而終止。這個時候如果勞動者主張醫療補助費,需要先做勞動能力鑒定。鑒定為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提前退休的,單位才需要付醫療補助費。
3
如果用人單位是違法解除,2N賠償金或恢復勞動關系,不可主張醫療補助費。
4
停薪留職期間的工資給付:員工工傷后,如果有病假單的期間和住院期間,單位應該按照原工資標準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這里的原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正常情況下的工資標準,要扣除加班費或者餐貼車貼等出勤情況下才有的錢款,同時按該標準計算不能低于最低工資。
5
勞動關系確認:勞動爭議調解不能確認勞動關系,不要寫何時入職,何時解除??梢詫懨麟p方勞動關系何時解除。
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
關于兜底條款: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寫,分為兩種:一種是雙方再無爭議;另一種是雙方對本次糾紛無其他爭議。
6
年休假折算工資:年休假工資支付條例規定,應休未休需要支付300%的工資,其中包括勞動者正常工作情況下獲得勞動報酬,那么就是300減100,實際用人單位再支付200%。
7
追索勞動報酬:關于追索勞動報酬包括加班工資,只要在勞動關系終結后一年內提起仲裁,不受一年時效的限制,可以往前追索,但前提是勞動者需要提供有關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