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網(wǎng)DIY硬件頻道】時間進入2025年4月,繼RTX?5070?Ti與RTX?5070兩款顯卡系列正式上線后,我們終于將要迎來本代NVIDIA?GeForce?RTX?50系的主流級產(chǎn)品:RTX?5060?Ti/RTX?5060系列。
先手亮相的RTX?5060?Ti可以說承襲了前代RTX?4060?Ti的定位,憑借優(yōu)異的1080P/2K分辨率性能,出色能效比與親民售價,成為主流玩家選擇甜品級顯卡時的標桿級參考對象。
近期我們就對iGame推出的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進行了體驗,它在性能方面相比前代擁有可觀提升,且擁有大顯存加持,堪稱“青春版”RTX?5070?Ti,既能通過支持DLSS?4技術(shù),為3A游戲新作帶來流暢體驗,也能憑借升級速率、容量的16GB?GDDR7顯存提供生產(chǎn)力與本地AI應(yīng)用的更多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也伴隨這張iGame?Ultra系列顯卡,搭建了一套iGame?Ultra?Family全家桶PC,對七彩虹旗下國產(chǎn)高端電競品牌iGame系列等的多款DIY硬件進行了綜合體驗。
架構(gòu)解析&規(guī)格介紹
RTX?5060?Ti采用Blackwell架構(gòu)GB206-300-A1核心,擁有36組多單元流處理器,4608個CUDA核心,并搭載36個第4代RT核心、144個第5代Tensor核心等,在媒體引擎方面配備1個第9代NVENC與1個第6代NVDEC,整體核心規(guī)格相比前代同定位產(chǎn)品小幅提升。
在RTX?50系的多單元流處理器架構(gòu)中,NVIDIA引入了新一代計算單元、更大的緩存與寄存器空間,所有的CUDA核心現(xiàn)在都能進行整數(shù)運算或浮點運算,并增強了執(zhí)行排序效率。種種架構(gòu)升級使RTX?50系顯卡成為神經(jīng)渲染平臺,并帶來DLSS?4與多幀生成等新技術(shù)。
而在顯存方面,RTX?5060?Ti擁有8GB與16GB雙版本,均采用GDDR7顯存,位寬為128Bit,由于顯存頻率高達28Gbps,帶寬均達到448GB/s。
在通道與接口支持上,RTX?5060?Ti同樣采用高速PCIe?5.0規(guī)格,但僅需使用x8通道。配備3個DP2.1b接口與1個HDMI?2.1b接口,最大支持無壓縮的4K?240Hz信號傳輸與顯示,在DSC加持下更可高達4K?480Hz或8K?165Hz。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七彩虹旗下國創(chuàng)新生代電競硬件品牌iGame,推出的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以及其它Ultra系列產(chǎn)品的具體表現(xiàn)。
外觀設(shè)計
經(jīng)過上一代波普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外觀詮釋,iGame?Ultra系列在RTX?50系顯卡上開始使用嘻哈藝術(shù)風(fēng)格,以嘻哈律動引領(lǐng)青春潮流的前衛(wèi)精神。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散熱外甲的主體采用Ultra標志性的白色,并搭配粉色描邊元素與多處漸變、透明風(fēng)格。表面通過浮雕式的規(guī)律曲線,與遍布外甲與背板各處的涂鴉藝術(shù)字體,進一步展現(xiàn)視覺律動感與個性表達。
背板方面,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采用全金屬材質(zhì),同樣使用嘻哈風(fēng)格紋路元素與Ultra涂鴉字體的組合,并在尾部采用大面積開孔形成吹透設(shè)計,進一步加速熱量逸散。
顯卡尾部可見融合嘻哈涂鴉風(fēng)格的浮雕式紋路設(shè)計,在散熱方面,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配備4根6mm熱管+回流焊工藝組合鰭片+3顆90mm環(huán)形扇葉組合,在約2.5槽厚體型下為RTX?5060?Ti提供強勁散熱能力與穩(wěn)定性能釋放。
顯卡側(cè)面同樣為鰭片部分留有大面積開窗,增強散熱風(fēng)道。在供電方面,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繼續(xù)采用單個布置在側(cè)面的8-Pin供電接口。
顯示接口方面,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同樣采用目前RTX?50系標配的3個DP?2.1b接口與1個HDMI?2.1b接口,接口速率最大可滿足原生4K?240Hz視頻信號傳輸與顯示需求。并提供可快速切換BIOS的一鍵超頻物理按鍵。
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的外觀設(shè)計部分就介紹到這里,本次我們也使用了堪稱“全家桶”的Ultra系列硬件與外設(shè)進行裝機,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它們的情況。
iGame?Ultra家族硬件延伸了RTX?50系上帶來的“嘻哈律動”精神內(nèi)核,融合涂鴉藝術(shù)、自由律動、青春活力三大元素,采用白色基底+桃紅色點綴的配色方案,打造兼具視覺沖擊力、個性表達與高性能硬件的全場景潮流裝備。
其中核心的視覺元素?zé)o疑由iGame?C25A?Ultra?W機箱提供。機箱采用標準的ATX體型設(shè)計,同時兼顧M-ATX與ITX主板的安裝支持,配備前置3個120或140風(fēng)扇位,頂部3個120或2個140風(fēng)扇位,同時兼容360尺寸以內(nèi)的各式冷排,以及后部單個120風(fēng)扇位。
iGame?C25A?Ultra?W機箱針對DIY玩家便捷裝機的需求,擁有多處特色設(shè)計,包括頂部冷排、底部電源的托盤式設(shè)計,有助于玩家靈活把控安裝順序,更便于單獨拆裝調(diào)整。機箱背板處擁有更大進深,提供寬闊的理線區(qū)域,同時配備大尺寸、風(fēng)格化的理線蓋板,采用臥式開口設(shè)計更有利于視覺上的一體感、整潔感,這也是為什么iGame?C25A?Ultra?W機箱敢于采用雙側(cè)透設(shè)計,為玩家打造更加獨具一格的視覺體驗。
我們將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搭配CVN?X870?ARK?FROZEN?V14方舟主板,以及iGame?C25A?Ultra?W機箱等更多家族硬件,并使用iGame?“自在星球”控制軟件,能夠?qū)崿F(xiàn)便捷且全面的燈效管理功能,幫助玩家輕松打造高顏值電競主機。
顯卡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借助3DMARK、FurMark等軟件以及游戲?qū)崣C與自帶Benchmark測試體驗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的性能、散熱等表現(xiàn),測試均在顯卡默認模式下進行。
測試使用的平臺部分配置如下:
首先我們使用3DMARK運行Time?Spy(DX12)、Fire?Strike?Extreme(DX11)、Port?Royal(光線追蹤)這三項以2K分辨率運行的基準測試。并將其與前代相近定位產(chǎn)品RTX?4060?Ti,以及本代RTX?5070的跑分結(jié)果一起參考。
在三項以2K分辨率運行的基準測試中,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相比前代RTX?4060?Ti帶來16%-26%不等的提升,優(yōu)勢項目集中在DX11方面的Fire?Strike?Extreme以及光線追蹤領(lǐng)域的PortRoyal,分別提升26%、21%。此外RTX?5060?Ti各項性能也達到了本代RTX?5070的約69%-73%。
可以說,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的實測性能表現(xiàn)比較接近前代RTX?4070的水平,但它同時擁有性能更加強勁、容量也更大的GDDR7顯存。TDP方面,默認功耗相比上代RTX?4060?Ti的165W小幅上調(diào)15W,而滿載功耗相比則下調(diào)5W,來到180W,綜合來看在能效比方面擁有更好表現(xiàn)。
軟件測試的最后,我們在室溫約25℃環(huán)境中使用FurMark進行30分鐘單烤測試,并使用GPU-Z監(jiān)測溫度與功耗情況,驗證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的散熱表現(xiàn)。
單烤測試中可見,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的整卡功耗維持在180W左右,核心溫度與顯存溫度穩(wěn)定在約65.4℃與56℃,此時風(fēng)扇轉(zhuǎn)速約為1760RPM,仍有不小的余量,可見新一代Ultra散熱模組配置完全能夠滿足RTX?5060?Ti的散熱需求。
Ultra家族硬件性能體驗
此外,我們也簡單測試了本次iGame?Ultra全家桶裝機中,iGame?影DDR5內(nèi)存與七彩虹CN700?Pro固態(tài)硬盤的性能表現(xiàn)。
使用AIDA64-內(nèi)存與緩存測試,實測iGame?影DDR5內(nèi)存在開啟EXPO-6400?C28狀態(tài)下的性能,可見讀取速度達到80806MB/s,寫入速度80646MB/s,拷貝速度56959MB/s,同時延遲為78.9ns
在CrystalDiskMark中實測七彩虹CN700?Pro固態(tài)硬盤的性能,可見順序讀取與寫入速度分別達到7394.62MB/s與5041.77MB/s,符合PCIe?4.0固態(tài)硬盤的常見性能水平,此外在單隊列單線程的隨機4K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
游戲體驗
接下來是游戲?qū)崪y環(huán)節(jié),我們首先選用《賽博朋克2077》與《黑神話:悟空》這兩個游戲內(nèi)的Benchmark功能。同時,它們均具備DLSS?4的支持,因此能夠提供針對開放世界游戲與動作游戲的性能參考。
在《賽博朋克2077》中,我們將分辨率設(shè)為2560*1440的標準2K,畫質(zhì)預(yù)設(shè)為“光線追蹤:超速”也就是開啟路徑追蹤,并開啟DLSS至性能檔位,開啟光線重構(gòu),開啟多幀生成至4x模式。
此畫質(zhì)設(shè)置下,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在游戲內(nèi)Benchmark中能夠提供高達161.35的平均幀數(shù),最低幀也達到140以上,可以說能夠滿足許多玩家以2K高刷新率游戲顯示器游玩的需求。
而在對顯卡壓力更大的《黑神話:悟空》中,我們同樣以2K分辨率進行Benchmark測試,使用預(yù)設(shè)的“高”檔位畫質(zhì),全景光線追蹤調(diào)至“中”檔位,開啟DLSS至性能檔位,并開啟最新支持的多幀生成至4x模式。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平均達到172幀,最低幀也高達153幀,相比DLSS?3時代的性能表現(xiàn)亮眼許多。
接下來進入游戲內(nèi)實測的環(huán)節(jié),我們依然選用《賽博朋克2077》、《黑神話:悟空》兩款支持DLSS?4系列功能的游戲,測試16:9比例2K分辨率的游戲性能表現(xiàn),并與關(guān)閉多幀生成功能下的性能表現(xiàn)進行對比。測試使用FrameView軟件記錄平均幀、1%?Low幀與平均系統(tǒng)延遲。
《賽博朋克2077》
在《賽博朋克2077》中我們同樣將畫質(zhì)調(diào)整為預(yù)設(shè)的“光線追蹤:超速”檔位,并開啟DLSS性能檔位,開啟多幀生成4x模式。2K分辨率下實機游玩的幀數(shù)能夠達到與Benchmark相近的表現(xiàn),完全滿足玩家高刷新率游玩的需求。
相比關(guān)閉多幀生成的情況,雖然系統(tǒng)平均延遲有所上漲,但平均幀與1%?Low幀都得到翻倍提升。
《黑神話:悟空》
高品質(zhì)國產(chǎn)3A動作游戲《黑神話:悟空》在近期更新中提供了DLSS?4相關(guān)功能的支持,為RTX?50系用戶帶來更強的性能體驗。因此我們也嘗試了2K分辨率下頗具壓力的影視級畫質(zhì)預(yù)設(shè),以及最高檔位的路徑光追,實測在開啟多幀生成4x模式的條件下,RTX?5060?Ti在最高畫質(zhì)下也能實現(xiàn)120幀以上的流暢體驗,1%?Low幀更是由長足進步,此外系統(tǒng)平均延遲并沒有因開啟多幀生成功能而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性能表現(xiàn)已經(jīng)追上了游戲仍處于DLSS?3支持階段時,我們測試的RTX?5070性能表現(xiàn),只是平均系統(tǒng)延遲更高。因此建議玩家在實際體驗這類高壓力游戲時酌情降低畫質(zhì)預(yù)設(shè),以獲得更流暢跟手的操作體驗。
超頻性能體驗
前文提到,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具有充足的散熱堆料,搭配我們裝機使用的“Ultra全家桶”出色硬件,能夠借助iGame“自在星球”軟件實現(xiàn)便捷的超頻操作,即使是電腦小白也能輕松上手,獲得免費的性能提升。
我們在iGame“自在星球”內(nèi)進行了幅度約10%的超頻,僅需簡單調(diào)整核心與顯存頻率,并適當放寬電壓與功耗墻,操作十分便捷,顯卡也來到了2865MHz的核心頻率與15400MHz顯存頻率,等效492.8GB/s帶寬。接下來依然讓我們看看它在3DMark三項2K基準測試中的性能表現(xiàn)。
結(jié)果可見,核心頻率與顯存頻率各10%的超頻幅度為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帶來約6.3%-6.5%的跑分提升,相比前代產(chǎn)品更進一步拉開性能差距。
同樣,我們在超頻狀態(tài)下進行了《黑神話:悟空》的Benchmark測試,在各項畫面設(shè)置不變的條件下,平均幀小幅度提升至184幀。
評測總結(jié)
據(jù)了解,RTX?5060?Ti的8GB與16GB版本MSRP分別為379美元與429美元,預(yù)計國內(nèi)起售價將為3199元/3599元左右,如果計算它與RTX?5070的性能/售價比,其中的8GB版本也許會更受歡迎。不過16GB版本憑借相對更大的顯存,在部分生產(chǎn)力應(yīng)用領(lǐng)域同樣可能成為比RTX?5070更加優(yōu)先的選擇。
從這張iGame?GeForce?RTX?5060?Ti?Ultra?W?OC?16GB顯卡,以及我們體驗的Ultra全家桶來看,七彩虹將旗下iGame?Ultra家族產(chǎn)品打造成為更具科技顏值、個性審美特點,同時也更加便于DIY玩家組裝使用的套系化解決方案。
統(tǒng)一的嘻哈藝術(shù)語言,完美兼容的生態(tài)與設(shè)計標準,乃至更加貼心適合新手的模塊化安裝、隱藏式線束設(shè)計,以及一站式的售后保障能力,讓這套iGame?Ultra“全家桶”在一段時間的體驗中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印象,可能也是我們裝過最“干凈”的桌面PC。
當前,這款顯卡已經(jīng)在多個七彩虹線上官方電商平臺,以及全國授權(quán)零售經(jīng)銷渠道正式開售,同步上線iGame?Advanced、iGame?Ultra、戰(zhàn)斧等多系列,8GB與16GB雙版本,雙風(fēng)扇與三風(fēng)扇豐富選擇,可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裝機需求。如果你也傾心于iGame?Ultra家族對嘻哈風(fēng)格的最新詮釋,不妨趁著RTX?5060?Ti顯卡上市,組裝一套屬于自己的“Ultra全家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