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之間的科技和貿易博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國這邊擺出了談判的誠意,美國那邊卻在關鍵時刻扔掉了舊有的規則,而英偉達的CEO黃仁勛在一次閉門會議上說了幾句大實話,把這場博弈的內幕抖了出來。
黃仁勛,1963年2月17日生在臺灣臺南市,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但重視教育。他爸是工程師,媽是老師,從小就給他灌輸技術和學習的重要性。1972年,他9歲的時候,家里因為父親工作調動去了泰國,但那時候泰國不太平,沒多久就又搬到了美國,落腳在肯塔基州一個叫奧尼達的小地方。他在那兒上了一所寄宿學校,條件挺艱苦,周圍的同學不少都有點“問題少年”的背景。但黃仁勛沒被環境拖垮,反而靠打乒乓球找到了自信,15歲還拿了全國雙打第三名,挺厲害的。
16歲,他考進俄勒岡州立大學,學電氣工程。大學里他認識了后來的妻子洛莉·米爾斯,兩人一起搞實驗,感情慢慢升溫,畢業五年后結了婚。1983年,他拿了學士學位,開始在芯片行業混,先去了AMD做設計工程師,1985年又跳槽到LSI Logic,負責系統芯片業務,干得不錯,還當上了部門主任。這些經歷給他后來創業打下了基礎。
1993年,黃仁勛30歲生日那天,和兩個朋友——克里斯·馬拉霍夫斯基和柯蒂斯·普里姆——一起創立了英偉達。公司剛起步時沒啥錢,他自己也得上手設計產品。那時候的英偉達主攻計算機圖形技術,1996年推出RIVA 128芯片,性能好價格低,很快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為了生產,他還跑回臺灣找臺積電的張忠謀談合作,搭上了這條線,英偉達的規模一下子就起來了。
1999年,英偉達上市,還推出了GeForce 256芯片,第一次提出了“GPU”這個概念,直接把圖形處理技術帶到了新高度。后來他們又搞了Quadro系列,進了工作站市場,地位越來越穩。2006年,黃仁勛推了CUDA并行計算平臺,把GPU的應用從游戲擴展到了AI和科學計算,算是給人工智能開了個大口子。之后幾年,他又帶公司進軍汽車、機器人和元宇宙領域,比如2014年的Tegra處理器用在了自動駕駛上,2023年還布局了工業元宇宙。
到2024年,AI熱潮把英偉達推上了巔峰,公司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成了全球最值錢的公司之一。黃仁勛自己身家也超過千億美元,排進全球富豪榜前15。他拿過IEEE創始人獎章,還當選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25年,他還是經常穿著那件標志性的黑色皮夾克,在各種論壇上聊AI的未來。他的故事挺勵志,從一個移民小孩混到科技圈頂尖人物,靠的是真本事和眼光。
家庭方面,他和洛莉有兩個孩子。兒子黃圣斌之前在臺灣開過酒吧,后來進了英偉達;女兒黃敏珊在酒店業干了幾年,現在負責英偉達的市場營銷。黃仁勛自己說過,家庭是他的后盾,技術是他的命根子。這人走到哪兒都帶著一股拼勁兒,也難怪能在科技圈混得風生水起。
2025年春天,中美貿易戰打得熱火朝天。美國對180多個國家加了關稅,想重新洗牌全球貿易,但盟友們不買賬,日本甚至公開說不保證不拋美債,美國經濟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4月23日,特朗普出來喊話,說希望和中國談個“公平協議”,擺出一副想緩和的姿態。中國商務部第二天就回應,說在“評估”美方的提議,但語氣很克制,意思是你們得拿出點真誠的東西來。
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芯片政策也變了。4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扔掉拜登時期的那套出口限制框架,換上更狠的招數,直接禁止英偉達這類公司向中國賣任何芯片,連性能閹割過的都不行。這消息一出,科技圈炸了鍋,英偉達股價當天就跌了8.4%。后來才知道,美國商務部早在4月9日就給英偉達下了禁令,只是沒公開,4月16日才正式確認。
5月3日,華盛頓開了個閉門會議,參加的有商務部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人,還有英偉達、AMD這些科技公司的高管。會議主題是想看看芯片出口限制到底對美國企業影響有多大,順便摸摸未來政策的底。黃仁勛也去了,他是英偉達的老大,自然得替公司發聲。
會上,黃仁勛沒繞彎子,直接說了實話。他說英偉達完全支持美國把國家安全放第一,但這些限制政策有大問題。他提到,中國市場占英偉達收入的25%,這塊蛋糕沒了,對公司打擊不小。更關鍵的是,他認為這些限制會逼中國自己搞研發。他舉了例子,中芯國際已經快搞定7納米工藝,華為的麒麟處理器性能也突飛猛進。中國這幾年在芯片上的研發投入翻了好幾倍,資源和決心都不缺。他警告說,如果美國一直這么堵下去,中國可能五年內就建起自己的芯片產業鏈。
黃仁勛還說了個更現實的點,半導體這行靠的是全球合作,把中國完全踢出去,最后受傷的可能是美國自己。因為供應鏈是連在一起的,斷了鏈子,成本肯定漲,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有人問他,那短期內減緩中國技術進步不也挺好嗎?他反駁說,短期效果換來的可能是長期的競爭劣勢,美國得想個更聰明的辦法,既保安全又不失競爭力。
這場會議開了好幾個小時,各方意見撞得挺激烈。黃仁勛的話有些官員不愛聽,但也有人覺得他說得有理。散會時,商務部說會參考企業的意見調整政策,但沒給具體時間表。黃仁勛出來沒多說,就扔了句“該說的都說了,看他們怎么干吧”。
在這之前,中國其實已經給了美國不少談判機會。2025年初,中方就通過各種渠道表示愿意談技術合作和貿易平衡,甚至在一些小問題上讓了步。但美國這邊態度反反復復,一會兒要談,一會兒又加碼制裁,明顯沒啥誠意。到了閉門會議這會兒,中方已經看明白了,美國這是鐵了心要硬干,談判的門估計是關上了。
這事兒還沒完,芯片這行變化快,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咋樣。黃仁勛的話到底能影響多大,中美科技格局會走向哪兒?你咋看?有想法就留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