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淄博市新東升·福園小區,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現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出臺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支持高品質住宅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后,組織記者進行了現場采訪。
中國青年報記者:
我看到此次同步制定了支持好房子建設的政策措施,請問,支持政策在如何規劃“好地塊”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段秀銘:為了配合《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更好落地實施,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相關部門,同步制定了《關于支持好房子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土地規劃、配套服務、保障機制三大方向,從加大優質地塊供應、提高既有住宅品質、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施優先激勵等方面提出11條支持事項,鼓勵引導企業建設更多好房子,有利于激活房地產市場投資潛力和消費活力。
土地是房產開發的基礎物質載體,好的地塊通常意味著更好的交通、商業、教育和醫療資源,這些配套設施能夠顯著提升房產的居住舒適度,是好房子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省自然資源廳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聚焦“優供給、活存量、強配套”,在《關于支持好房子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好房子建設的用地政策,讓“好馬吃上好料”。
一是優化新增供應,強化精準供地。重點圍繞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開發等重點項目實施,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優先釋放區位優越、配套成熟的優質地塊。堅持“以需定供”,確保住宅用地供應規模、布局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重點保障面積適中、交通便利、生態宜居地塊的投放比例,激發土地市場活力。
二是創新存量激活,釋放土地潛能。用足用好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有關政策措施,鼓勵通過企業合作開發、優化開發、市場流通轉讓和政府收回收購等措施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允許企業按照出讓合同確定的規劃條件,優化完善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和建設條件意見書,滿足“好房子”建設需求。
三是優化配套服務,提升宜居品質。鼓勵實行“配套先行”的供地策略,擬出讓地塊要達到“凈地”標準,以街區為單元統籌配建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區域品質和吸引力。鼓勵各地針對創新居住空間設計、提升小區公共服務功能、增加公共空間等正向優化情形,探索優化容積率計算規則。強化設計引領,對新舊居住區風貌進行精細化管控,引導住宅建設向更高品質、更具地方特色和時代感的方向發展。
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多措并舉為好房子建設提供有力土地要素支撐。比如濟南市槐蔭區經十一路項目,原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用地布局散亂,與片區發展定位不符。濟南市采取綜合措施完成土地熟化,并配套建設了社區服務站、社區養老和托育等便民服務設施,有效提升了地塊的吸引力。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立足自身職責,支持各地持續優化土地要素保障,為好房子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今年,“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們明顯感覺到政府在加大對“好房子”建設的關注和扶持力度,請問,在保障“好房子”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方面,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采取了哪些舉措?
麻鵬飛:“好房子”項目開發周期長、建設標準高、資金需求大,因而對政策和資金的依賴度更強。為此,此次印發的《關于支持好房子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從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發力,一手推動房地產融資促建設,一手優化公積金政策促消費,為高品質住宅項目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撐。
在供給端,充分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加大項目融資支持力度。一是優先推送高品質住宅“白名單”項目。指導各城市融資協調機制提質增效,將符合條件的高品質住宅項目優先納入房地產“白名單”予以支持,實現“應進盡進”。截至3月底,全省累計推送96個高品質住宅項目進入“白名單”,占比達到高品質住宅項目總數的80%。二是提升高品質住宅項目融資落地質效。積極協調各商業銀行,優化開發貸款審批流程,解決制約貸款投放的關鍵問題,推動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更好滿足項目資金需求。三是持續強化住房公積金存款激勵導向。指導各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對支持高品質住宅項目融資需求的受委托銀行,采取增加住房公積金存款規模等激勵措施,調動銀行授信和放款的積極性,相關做法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高度評價,以國辦信息上報。如淄博市公積金中心出臺六條措施,明確按項目實際放款額的10%增加受委托銀行公積金存款;泰安市按1:1的比例,調動商品房預售資金、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和公積金等存款,對主辦銀行予以支持。
在需求端,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和服務,助力高品質住宅項目資金回籠。一是提高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山東在全國率先推出“好房子”支持政策,高品質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10%以上。目前,上浮額度后公積金貸款金額最高的城市為棗莊,達到160萬元,青島、臨沂為150萬元,濟南、煙臺、濰坊為130萬元。二是深度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落實“認房不認貸”,購買高品質住宅項目按縣(市、區)認定首套房,更多繳存人可享受利率優惠。推廣異地貸款業務,在全國任一城市繳存公積金,在山東購買高品質住宅項目均可申請公積金貸款。推行提取支付首付款政策,取消購房提取和還貸提取的戶籍地、工作地限制。三是提供公積金定制化服務。各市對高品質住宅項目,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加快個人住房貸款發放。東營、濰坊、威海等市對高品質住宅項目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辦理效率,提供定制化服務。今年一季度,全省已為高品質住宅項目發放公積金貸款930筆、7.25億元。
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記者:
請問,山東地市級層面對于“好房子”建設有哪些政策舉措呢?能否介紹一下相關典型優秀案例?
沙向東:淄博是一座城鎮化率較高的城市,市民對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一直比較強烈,從2018年以來,一批優秀的本地房地產企業在提高住房品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積極營造好房子建設的市場環境,下面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相關做法。
一是完善制度體系。在政策引領方面,出臺促進“好房子”建設的多項支持政策,從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等方面進一步松綁,鼓勵支持房地產企業提供更多公共空間和便利設施。在標準制定方面,編制《淄博市新建商品住宅品質提升若干規定》《淄博市“好房子”技術導則》等一系列高于行業標準的技術指引,從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施工質量和服務配套等多個維度完善好房子建設體系。在行業監管方面,出臺《淄博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建立房地產項目預售資金與開發貸聯動等管理機制,強化對工程質量檢查管控,實現房地產項目建設全周期“閉合式”監管,全方位保障“好房子”建設措施落地。
二是把控細節標準。為了解決噪聲、滲漏、串味、開裂等問題,從“四個關鍵環節”重點突破。首先是設計上升級,打造出一批融合了多戶型設計、被動式建筑、低能耗技術、第四代住宅等“多樣性”好房子;其次是施工上嚴控,制定“好房子”施工技術指引,將鋼筋強度、防水工藝等140余項標準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第三是驗收上透明,全面推行“先驗房后收房”“業主開放日”等制度,大幅提升業主收房滿意度;第四是服務上延伸,提供城市書房、社區食堂、健身休閑等多項配套服務,打造優質服務體驗。
三是提振市場信心。從供需兩端入手,分四批制定出臺43條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將高品質住宅建設要求納入建設條件意見書,拿出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配套齊全的優質地塊,為“好房子”建設提供土地保障。并且,堅持把“好房子”建設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和土地利用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提升回遷建設標準,豐富物業服務內容,提升老城區市民居住體驗。
下一步,淄博市將繼續把“好房子”建設作為今后工作的重點,在政策供給、轉型創新、標準提升上不斷探索,推動“好房子”建設取得更好成績,努力讓更多人民群眾住上“安全、舒適、綠色、低碳”的好房子。
(大眾新聞記者 程文琪 攝影 李亞平 崔晗 策劃 陳巨慧 李欣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