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萌萌 曹宇悅)4月15日,多地仍有弱浮塵,多位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沙塵天氣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存在滯后效應,因此在沙塵過境后的數天乃至一周內,醫院呼吸科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4月15日6時許,從高處俯視,廣州部分建筑還是會被塵霾影響視野。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攝
“今天半天門診,我就看了40多位因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前來就診的患者,數量與平日相比有明顯增加。沙塵天氣中,空氣中大量的PM10、PM2.5可深入肺部,不僅刺激氣道引發急性咳嗽、氣喘,還會加重哮喘、慢阻肺等慢性病。”4月15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顏文森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與一般的哮喘發作相比,沙塵暴中的顆粒物含量較高,對呼吸道的刺激也更強烈,因此引發的哮喘發作可能比一般情況下更加嚴重。”4月15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向記者介紹,沙塵天氣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存在滯后效應,建議哮喘患者在沙塵天氣結束后的一周內持續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應立即就醫。
3月13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胡洋(右二)正在查房。受訪者供圖
“除呼吸系統外,沙塵顆粒可直接侵襲眼部。因此近期結膜炎、角膜炎患者人數也有明顯增加,尤其是兒童和戶外工作者。如果患者出現眼睛紅腫、干痛癥狀后處理不當,可能出現繼發感染。”顏文森表示,沙塵中吸附的北方花粉、細菌等過敏原可能引發“異地過敏反應”。許多廣東居民此前從未接觸過這些外來過敏原,因此原本不過敏的人群在沙塵天氣結束后也可能突發皮炎、鼻炎甚至哮喘。
參考文獻:李湉湉,中國沙塵暴事件的人群多疾病死因風險研究,《自然·通訊》,2023.10.27,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530-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