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中國基金報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歷經26年的發展,已站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影響,既是基金行業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挑戰,也是對其高質量發展成色的檢驗。
4月7日至4月11日,美國對華關稅戰、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各路資金借道股票ETF,四個交易日凈買入超過2000億元。
基金行業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前景
在美國對華關稅戰、貿易戰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大幅震蕩。在此關鍵時刻,4月10日至1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暨監事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協會全體理事、監事及授權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一致認為,基金行業始終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充分認可A股投資價值,堅決為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運行貢獻基金力量。
談及各路資金通過公募基金積極入市,易方達基金董事長劉曉艷表示,在當前階段,公募基金行業要回答好幾個問題:一是在當前資本市場復雜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共同維護市場穩定。二是如何通過引導資源配置,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將更多資金引向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的優質企業和行業。三是如何切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行業現代化建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四是如何持續大力支持權益類基金,尤其是主動權益類基金發展,在強化業績基準的基礎上,持續提升主動權益的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華夏基金表示,面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際貿易摩擦烽煙再起,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的局面,中國經濟頂壓克難,于難中求成,在逆中突破,更在變中求進。在當今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未改變,經濟基本面持續穩定,華夏基金對中國經濟及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而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公募產品的工具屬性,以及基金行業對“硬科技”等新質生產力方向的大力投資,也讓基金行業在這場關稅戰、貿易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為6萬億元,占A股市值比例為7.4%,已經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中信建投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昕帆表示,基金行業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發揮基金行業作為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積極投資科技創新領域,通過合理資源配置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議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
為進一步推動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多位業內人士建議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吸引國際長線資本,穩定市場信心,以及加強行業文化建設,不斷筑牢基金行業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交通銀行資產托管部總經理徐鐵表示,去年以來,伴隨新“國九條”出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證監會密集出臺“1+N”等政策舉措,監管政策聚焦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政策效應已逐步顯現,提振了行業信心,取得了良好效果,正有力推動著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為了穩定資本市場,中信建投證券執委張昕帆建議促進長期資金入市和穩定資本市場良性互動,形成穩中有進的良好局面。
具體來看,他建議,一是培育壯大中長期資金,多維度拓寬“長錢”源頭,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鼓勵中長期資金參與公司治理,形成“長錢長牛、長牛長錢”。二是積極推動中央匯金、社保資金等戰略性力量入市,提振市場信心,將市場自身穩定機制與國家戰略力量相結合。
私募基金必須以更高站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對資本市場“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國新黨委副書記黃耀文表示,私募基金必須以更高站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是要堅守政治性、人民性理念,堅定信心,堅定相信中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并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要厚植行業文化根基,著力培育誠信文化、合規文化、投資文化、風控文化,夯實信義義務,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內核;三是要創新優化管理模式,主動順應市場變化,以專業化、精細化運作提升投資管理質效。
某私募基金負責人也表示,在對外金融博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政策研究和市場分析,深入研究國際金融市場動態,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通過專業能力為國家爭取利益貢獻力量。
基金行業以更開放姿態擁抱國際資本
共譜全球金融合作新篇章
基金行業作為中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先行者,早在20世紀90年代,跨境股權基金已在中國積極探索,支持中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作為聯通中國企業和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基金業不僅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也促進了本土股權基金行業的繁榮發展。
2002年,首家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之后,外資比例不斷放寬。2016年,私募證券管理人開始允許外商獨資。2020年初,公募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
2025年3月,總書記在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外資企業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將長期成為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也表示,外資企業與中國發展相互成就,更將共贏未來。
當前,基金行業持續深化制度型開放,正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國際資本的深度參與。
?公募方面,截至2025年2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163家,公募基金超過1萬只,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2萬億元,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達52家,資產管理規模占到全行業規模的48%。其中,9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獲準在華開展業務。此外,本土公募基金公司積極“走出去”,主動與國際投資者對接,共設立26家境外子公司。
?私募方面,截至2025年2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0007家,管理基金數量超14萬只,管理規模近20萬億元。其中,超30家外商獨資和合資私募證券管理人在中基協登記。
中國國新黃耀文表示,在當前國際復雜形勢下,基金行業要準確把握形勢和機遇,以高水平開放持續吸引國際長線資本投資中國市場。
事實上,雖然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但基于對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信心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看好,包括外資、合資金融機構正加碼布局中國,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摩根基金表示,深耕中國超過21年,摩根大通集團進入中國市場更是已逾百年,我們對中國的經濟、資本市場和投資潛力充滿信心。
自2023年完成股權劃轉、更名之后,摩根基金迅速推出“筑巢引鳳,聚才引智”的人才戰略,一年多來引進了近20位投資及研究專家強將加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權益、固收、多資產領域的主動管理能力。
業務和產品布局方面,摩根資產管理在中國布局的腳步仍在繼續,公司將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以摩根資產管理全球視野的洞察與服務,幫助中國及全球投資者更好投資中國、配置中國。
富國基金也表示,在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指引下,中國基金行業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金融市場,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資中國。富國基金依托香港子公司這一國際業務的橋頭堡,加速構建全球化業務網絡,助力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雙向聯通。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未來,富國基金將繼續拓展跨境產品創新與多邊合作,推動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規則接軌,為全球資本共享中國機遇、共筑互利生態。
2025年以來,安聯基金、宏利基金、施羅德基金等紛紛瞄準中國經濟中的高質量和極具增長前景的資產,推出了多只新基金。美國共同基金管理人、全球知名ETF管理人范達,登記為私募證券管理人。全球排名前列的私募基金寬立資本一季度完成3只基金募集,外資和合資金融機構正在不斷加碼投資中國。
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在投資前請投資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基金凈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現虧損.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一定盈利, 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未來業績表現。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