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市家庭輕喜劇《我的后半生》在央視熱播。
這部劇可謂大咖云集。張國立、佟大為、梅婷、許娣、周野芒領銜主演,楊童舒、嚴曉頻、丁嘉麗、鄔君梅特別出演,張豐毅、韓童生等特邀出演,一眾實力派演員,為觀眾帶來精彩演繹。
該劇以退休教授沈卓然(張國立飾)的黃昏戀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情感需求,以及他們之間的價值觀碰撞。
沈卓然的4段戀愛經歷,劇情跌宕起伏,讓網友直呼:“原來老年人的戀愛,比偶像劇還狗血!”
這部劇也引發了大眾的思考:當人步入老年,是要勇敢“撒點兒野”,追尋內心的快樂;還是繼續“守本分”,活成子女眼中“合適的樣子”?
01
“再婚”到底有多難,老年愛情的辛酸與無奈
劇中,沈卓然在妻子去世后,先后與4位女性產生了情感交集。
他在住院期間邂逅了溫柔的護士長連亦憐(楊童舒飾)。
他站在護士臺前,深情地為連亦憐讀詩,盡顯浪漫。之后,他還把連亦憐帶回家,為她做熱騰騰的面,還貼心地擺出“520”的造型。
在小巷的路燈下,沈卓然伸長脖子,滿心期待著連亦憐從另一頭款款走來,畫面充滿愛意。
然而,就在兩人即將登記結婚時,連亦憐提出將房產證上的名字改成她兒子。原來,這份看似美好的感情背后,早已被標上了價格,沈卓然以為的“真愛”破滅了。
而第二位出場的聶娟娟(嚴曉頻飾),則代表著知識分子群體在愛情面前對尊嚴的堅守。
兩人因昆曲結緣,沈卓然給聶娟娟寄去的信,貼著她喜愛的郵票;毛筆書寫的扇面上寫著“西來青鳥東山飛去,愿寄一書,贈聶君”,充滿了文藝氣息。
夜晚,他們一起仰望星空,每一次互動都如同一幅歲月靜好的畫卷。
后來,聶娟娟癌癥復發,留下一句“請你給我留下一點兒體面”,便悄然離開沈卓然的生活。“我愛你,但我選擇離開”,她的退出并非放棄,而是對愛情與尊嚴的堅守,是一種從容的告別。
第三位登場的呂原(丁嘉麗飾),和前兩位大不相同。她性格豪爽,一開口介紹自己就是“人中呂布的呂”,盡顯豪氣。
身為工會主任的她,氣場強大,一見面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沈卓然的欣賞。她主動找上門,為沈卓然制定運動計劃、燉補藥,她的標準化管理讓沈卓然有些不知所措。
兩人相處中,個人空間、自由與尊嚴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在沈卓然的嘆氣聲中暴露無遺。
呂原離開后,39歲的化妝師樂水珊走進了沈卓然的生活。
沈卓然對樂水珊多少帶著些對亡妻的懷念。而樂水珊與黑豹的愛情遭到家人反對,面對沈卓然,即便知道自己只是個“影子”,她還是選擇了將就。
但在最后的婚禮上,她毅然拋下沈卓然,奔向自己真正的愛情。
這幾段復雜的關系,將中老年婚戀中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人不禁思考,在生活與愛情之間,到底該如何抉擇?
他們不僅要面對情感問題,還得應對身份、健康、財富管理等層面的挑戰。
黃昏戀中的顧慮,既反映了中老年人群體對“安全感”和“保障”的強烈需求,同時也蘊藏著他們重新找回自我的渴望。
02
為何老年人渴望再次擁有愛情?
“前半生為別人活,后半生請為自己活一次。”
這句因電視劇《我的后半生》而走紅的金句,成了無數老年人追求感情自由的座右銘,也打破了“老年戀愛羞恥”的社會偏見。
與此同時,各大真人秀節目中掀起的“老年戀綜”熱潮,也讓我們看到了老年人在婚戀中的渴望。
韓國有一檔銀發戀愛綜藝《終于愛》,節目里氣質不凡的大爺大媽們,不僅展現了浪漫的戀愛過程,還深入探討了如何融入對方家庭等現實問題。
相較于韓國綜藝的文藝風格,吉林廣播電視臺的《緣來不晚》、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的《相親相愛》兩檔老年人相親節目則更加接地氣。
節目中,男性大多希望對方能做飯,女性則更看重陪伴和愛情,要是對方有點兒幽默感那就更好了。
甚至有人在節目中直接對相親對象提出性需求。
比如,劉桂珍阿姨表示自己經濟獨立,只想找個伴兒嘮嘮嗑。和她相親的張國德大爺則希望找個情趣相投的人,覺得其他都不重要。
劉阿姨走進張大爺家,看到書桌上的端正筆直的小楷字,瞬間來了興趣,在她看來,字如其人。能在晚年找到一個能陪伴自己、一起探討生活小興趣的人,日子想來也不會孤單。
69歲的汪成軍和趙子珊在交流時,談到各自的愛好。汪大爺熱愛跳舞,趙大姐一聽,當即提議兩人來一段。音樂響起,兩人牽起手翩翩起舞。
汪大爺抬手,趙大姐隨即轉身,配合默契,眼神中仿佛迸出火花,把一旁的紅娘都看呆了。
汪大爺說,雖是第一次和趙大姐一起跳,但自己一給信號,她就能明白要做什么動作,這種靈魂上的契合,不僅帶來心情的愉悅,也為他們提供了與世界交流的新方式。
網友調侃:“你以為他們是跳廣場舞的,其實人家在跳脫單的前奏。”
78歲的張子富大爺則在相親節目中,重拾了年輕時的激情。
起初,他只想找個年輕、能照顧自己還不要錢的人。
直到遇到75歲的趙慧英阿姨,趙阿姨對他的陽剛之氣贊不絕口,比著大拇指說:“就欣賞他有這個陽剛之氣!”
張大爺聽后喜笑顏開,忙不迭點頭:“識貨識貨!就是識貨!”把自己最初的要求都拋到了腦后。
還有一位大媽,在3個兒子的陪同下來到相親現場。兒子們都希望母親能在晚年得到老伴的呵護和關愛,因為她這一輩子太辛苦了。
聽到兒子們這么說,大媽嘴角帶著笑,眼中卻泛起淚花。在孩子的支持下,能毫無顧忌地追求自己的幸福,這是許多中老年人夢寐以求的事。
無論是渴望“有個人嘮嗑”,追求“思想情趣相投”的精神共鳴,還是像張子富大爺那樣,在他人的贊美中找回自我價值——這背后,都是老年人沉甸甸的情感需求和對自我價值的再次確認。愛與被愛的渴望,并不會因為歲月流逝而消減。
03
雖渴望愛情,卻步履維艱
別看老年人在節目里言語直白,看似充滿激情的黃昏戀背后,其實隱藏著許多難以言說的顧慮和壓力。子女阻攔、財產分配、健康問題等各種利益糾葛,常常讓老年人的愛情舉步維艱。
在《我的后半生》里,兒媳婦劉麗娜(梅婷飾)看到公公在婆婆去世一年多里,每天坐在客廳躺椅上對著婆婆的遺像發呆,心里很著急,便去公園相親角幫公公物色對象。
可當沈卓然在醫院和護士長連亦憐迅速擦出火花后,她的心態則發生了變化。
才過去一年,公公就另結新歡,家里的粗布被單也換成了帶有沈卓然和連亦憐名字的特制床品。為了迎接繼子入住,公公還花大價錢買了橡木門框。
劉麗娜看著公公的退休金花在了一個“外人”身上,心疼不已。當得知公公打算把房產過戶到繼子名下時,她一下子就爆發了。
女兒沈黛(王真兒飾)得知父親打算再婚,連夜坐飛機回國。
一進門,看到父親和“繼母”其樂融融的樣子,她倔強地抬著頭,瞪著父親身邊的女人,轉頭對著母親遺像,眼淚止不住地流。
激烈沖突過后,沈卓然看著女兒的眼睛問:“難道我就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嗎?”
沈黛則說:“誰也不能替代我媽。”
沈卓然看了一眼妻子的遺像,默默離開了。面對女兒的反對,即便是渴望幸福的沈卓然,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猶豫之中。
雖然現在老年人追求愛情不再是禁忌話題,但傳統觀念依然影響著人們。
有些人擔心這些現實問題,選擇同居而不登記結婚,這種“隱形戀情”成為了一種無奈的妥協。
沈卓然的黃昏戀,讓我們看到了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復雜性。情感需求不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推移愈發強烈。就像這部劇所揭示的:每個人的后半生都有追求愛的權利,年齡、財產、家庭觀念都不應成為限制愛情的因素。
“青春損失費”這個網絡熱梗,反映了一個現實:在愛情的世界里,無論20歲還是70歲,都有權衡量自己的情感投入。愛情是自由的,不應被束縛。
那些在“銀發相親”節目中展現出的智慧與勇氣,也向我們證明:無論何時,追求愛的心都不應被設限。我們也應該構建一個更加理解、包容的社會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勇敢追求愛情。
誰說愛情是年輕人的專利?人到白發蒼蒼,也不該只能在廣場舞和保健品廣告中度過晚年。答案愈發清晰——愛情沒有界限。無論處于什么年齡,都應勇敢且理性地去愛。
參考資料:
電視劇《我的后半生》
綜藝《終于愛》《緣來不晚》《相親相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