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市普蘭店區安波街道金雞村,有一棵“長壽”的銀杏樹,1400多年的風雨洗禮給它帶來“遼南之最”的美譽,也使它飽經風霜、長勢漸弱,為此,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為這棵古樹復壯。4月15日,安波千年古樹復壯項目正式開工,千年古樹煥發生機指日可待。
千年古樹長勢漸弱亟待“大修”
1400多歲的銀杏樹長什么樣?走進大連市普蘭店區安波街道金雞村,在村委會的西南頭,記者看到了這棵被譽為“遼南之最”的銀杏樹,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古樹,高達30米,樹干周長約7米,4個壯漢手牽手才能合圍。眼下,枝干上已密密地發出了小芽,龐大的樹冠好似一把撐起的巨傘。村民告訴記者,枝繁葉茂時古樹遮陰面積足有0.9畝。據介紹,此樹為雄株,只長葉子不結果實。每逢深秋時節,滿樹金黃色的扇形葉片,蔚為壯觀。
跨越千年時光,圍繞安波千年古樹有著諸多傳說,它也承載著村民世世代代的情感寄托。在當地,這棵千年銀杏樹還被譽為“氣象樹”,每當深秋樹葉一夜落盡,便預示著霜凍將至,村民要趕在上凍之前搶收白菜。躺在樹下聽長輩講古樹的傳說,也成為當地村民共同的童年記憶。近年來,隨著安波千年銀杏古樹名氣越來越大,它也成為當地的旅游“打卡地”,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歷經歲月侵蝕、環境變化等因素,這棵古樹的健康狀況近年來受到一定影響,出現了長勢漸弱的跡象。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目前樹身已出現多處空洞,局部腐朽肉眼可見。村民告訴記者,前兩年有一場凍雨,導致樹的枝干被壓斷,現在還能看到殘損的斷面。
中央專項資金為千年古樹復壯
為了確保安波千年古樹的生命力得以延續,大連市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024年9月,市自然資源局制定《大連市2025年度古樹名木搶修復壯項目實施方案》,經過嚴謹的申報和審批流程,最終獲批8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古樹復壯。安波千年古樹也是我市首棵享受中央專項資金復壯的古樹。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安波千年古樹的樹冠下已搭上了腳手架,有工人正在拆除枝干上的掛件。在對古樹進行全面體檢和診斷之后,工作組專家制定出安波千年銀杏樹復壯技術方案。“拆除一大部分附著物,同時清理死枝和枯枝,還要在樹衰弱的一側開挖復壯溝,底層填上陶礫或火山石,回填園土和草炭土,加入有機肥菌肥,把根系引過來進行養護。”市林業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田宇明告訴記者,復壯古樹當務之急是清理古樹上的掛件和附著物,遏制衰弱趨勢,為其“減負”。同時,拆除古樹周邊現有的硬質鋪裝,更換為通氣透水的材料,增強土壤的透氣性,讓古樹更好地汲取來自大自然的養分。據了解,此次工程將通過環境整治、掛件清理與轉移、病蟲害防治、樹體修復、土壤改善、增設圍欄保護等系統性技術手段,有效改善古樹生境質量,增強樹勢抗逆性,修復生理機能損傷,降低外界破壞風險,最終實現古樹健康狀態的持續性恢復與歷史生態價值的科學保護。該項目預計一至兩年可初見成效。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突破傳統模式,大膽創新,將工程委托給金雞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從古樹保護角度看,村合作社成員對當地環境和古樹情況有著深入了解,能夠更好地配合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工作,確保復壯措施精準有效。同時,合作社在實施復壯工程過程中可以積累相關經驗和技術,為后續古樹的長期養護奠定基礎。普蘭店區安波街道金雞村黨總支書記林峻屹說,村里要派專人專門管理這棵古樹,讓它長得更茂盛,吸引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進而發展集體經濟。據了解,本次復壯工作完成后,將委托當地村民進行修復、維護,同時將古樹保護與生態旅游創新融合,讓古樹文化“活”起來。
古樹現狀
這棵銀杏樹是國家一級保護古樹,高達30米,樹干周長約7米,4個壯漢手牽手才能合圍,枝繁葉茂時古樹遮陰面積足有0.9畝。此樹為雄株,只長葉子不結果實。每逢深秋時節,滿樹金黃色的扇形葉片,蔚為壯觀,被譽為“遼南之最”。
如何復壯
此次工程將通過環境整治、掛件清理與轉移、病蟲害防治、樹體修復、土壤改善、增設圍欄保護等系統性技術手段,有效改善古樹生境質量,增強樹勢抗逆性,修復生理機能損傷,降低外界破壞風險,最終實現古樹健康狀態的持續性恢復與歷史生態價值的科學保護。
我市現有古樹名木408株
2022年9月,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正式公布。數據顯示,我市現有古樹名木408株,古樹群2個,500年以上的古樹 12株,其中不乏銀杏、龍柏、國槐、小葉樸等古樹名木。這些鐫刻著歲月年輪的古樹名木,不僅是自然界的活化石,更是見證城市文明演進的立體編年史。
今年3月15日,我國首部古樹名木保護專門法規《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我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也邁入新階段。這部以百年樹齡作為“古樹”準繩、以文化印記考量“名木”價值的條例,將為市民開啟一扇解讀城市生命密碼的窗口。
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處古樹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的相關部署,今年我市將開展第三次古樹名木普查,在此基礎上,按照“一樹一檔”的標準,做好建檔工作。同時落實古樹名木數據庫,針對出現衰弱狀態的做資金申請,進行復壯搶救工作。通過科學管理和分級保護,確保古樹名木的健康生長。同時,深入挖掘古樹背后的文化故事,傳播大連獨特的古樹文化。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古樹名木建檔率達100%,古樹名木管護責任落實率達100%,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能力持續增強,古樹名木保護氛圍更加濃厚。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