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該認清形勢了!5月1日,港媒再度發聲,中央態度十分堅決
一、資本與國運的博弈大戲
2025年開年商界驚雷,96歲的“李超人”竟將43個國際港口打包甩賣給美國資本巨鱷貝萊德。228億美元的交易額看似光鮮,卻因涉及巴拿馬運河兩大核心港口——巴爾博亞港與克里斯托瓦爾港,瞬間點燃輿論火藥桶。這兩處扼守全球6%海運貿易的咽喉要道,承載著中拉貿易21%的貨運量,堪稱中國海外貿易的“主動脈”。如此戰略要地轉手美國,無異于在自家后院埋下定時炸彈。
二、中央連環出擊顯決心
國家機器罕見高速運轉:
- **3月18日**外交部怒斥“經濟脅迫”
- **3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亮劍《反壟斷法》
- **4月27日**再發雷霆警告嚴禁分拆交易
三部委半月內三連擊,港澳辦夏寶龍主任更直言:“香港同胞絕不接受背棄國家利益者!”《大公報》社論三連發,從“莫天真”到“數典忘祖”,字字誅心。如此陣仗,分明是給資本巨鱷劃定生死線——國家主權不容買賣!
三、貝萊德的“資本木馬”疑云
這場交易最細思極恐處,在于接盤方貝萊德的深層背景:
- 掌舵人芬克與特朗普團隊過從甚密
- 10萬億美元資產規模堪比德日GDP總和
- 收購前密會海湖莊園疑云重重
更巧合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17日突頒新規:對中國商船征收單次最高150萬美元“過路費”。若貝萊德掌控運河港口,中國貨輪恐成待宰羔羊。如此環環相扣,說是商業行為,不如說是地緣戰略的精準卡位。
四、李式財技觸碰歷史紅線
回看李嘉誠商業版圖變遷,早有端倪:
- **2015年**拋售內地資產2500億轉投英國基建
- **2023年**套現英國千億資產轉戰東南亞
- **2025年**劍指戰略港口完成“資本大騰挪”
這種“踩點式”套現,與霍英東1元捐南沙、曹德旺拒拿綠卡形成鮮明對比。當資本游戲觸及國家核心利益,《人民日報》昔日的“別讓李嘉誠跑了”,竟成時代預言。
五、鐵幕下的最終通牒
中央反制手段招招致命:
- **法律重錘**:若坐實壟斷,480億港元罰單或將創紀錄
- **經濟斷流**:國企暫停與長江系合作,屈臣氏、鹽田港命懸一線
- **輿論圍剿**:官媒定調“數典忘祖”,直接摧毀商業信譽
5月1日《大公報》檄文《執迷不悟必將碰得頭破血流》,如同最后通牒。96歲的商業傳奇,正站在歷史審判臺前——是及時止損保全晚節,還是硬扛到底淪為反面教材?
這場博弈早已超越商業范疇,成為市場經濟與國家安全的價值標尺。當貝萊德CEO芬克在達沃斯論壇高呼“資本無國界”,我們更要清醒:企業家可以全球布局,但絕不能做“經濟裸奔者”。從新加坡李光耀家族基金堅守本土,到德國工業巨頭嚴防核心技術外流,世界級企業都在證明:真正的商業智慧,永遠與家國命運同頻共振。
歷史總會記住:那些在關鍵時刻把算盤珠子撥向民族利益的人,才是真正的商界脊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