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公歷 4 月 19 日 - 21 日交節。今年谷雨交節在公歷4月20日這天,屆時,太陽的位置將到達黃經30°。
雨生百谷”,有雨才會有谷。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降水明顯增多,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在古代谷雨不僅是重要的節氣,還把它當作節日來過,有很多的習俗和講法。比如,在舊時民間,谷雨時節有賞牡丹、喝谷雨茶、祭倉頡等習俗。
對于農人來說,人們更希望清明時節以晴天為主,有利于新種作物播種和水稻初插。到了谷雨時節時,更希望下點雨,有利于新種作物出苗生長。因此,在民間有“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的農諺。
總之,谷雨這個節氣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自然規律,反映了古人對氣候變化和農事活動的精準觀察與總結。
今年4月20日谷雨,聽身邊的老人說,今年的谷雨“不一般”,有三大特點,與往年大不同!都是指什么呢?下面來具體看一下!
一、今年清明到谷雨相隔16天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意思是說,每15天為一個節氣。
但是,今年有些不同,翻看日歷,我們能夠看到,今年清明到谷雨有些不一般。清明是在4月4日,谷雨是在4月20日,不是相隔15天,而是16天。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現在判斷節氣在哪天交節和古時候有些不同,而是根據太陽在黃經的位置決定的。簡單來說,就是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開始出發,每前進15°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到了春分這會,太陽位置剛好運行到黃經30°。
而今年的公歷4月20日3時55分45秒,太陽的位置剛好到達黃經30°。因此,今年的谷雨落在了公歷4月20日這天,與清明(4月4日)相隔16天。
節氣長了1天,意味著“三伏天”的到來可能會延后。老話說“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死牛”,今年入伏是在7月20日,是相對晚的“入伏”,意味著今年的三伏天期間可能會比較炎熱。
二、今年谷雨在“月尾”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是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即便是現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依然息息相關,廣大農村農民群眾還在運用二十四節氣,掌握天氣氣候規律,科學地安排日常生產生活,順應農時、不違農時。
但是,二十四節氣即便是同一個節氣,每年對應的農歷日期也是不規定的,有的年份會出現在農歷月的月初(上旬),有的年份會出現在月中(中旬),有的年份會出現在月尾(下旬)。
今年的谷雨交節在農歷三月廿三這天,是民間說法中的“在月尾”。
老話說“谷雨在月尾,風多雨也多。”預示著今年的風可能會比較大,降雨也較為頻繁。
三、今年谷雨是“白天谷雨”
節氣交節時間不是一整天,而是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有可能出現在白天,也有可能出現在晚上。
就拿今年谷雨來說,具體交節時間為4月20日3時55分45秒,這個時候有些地方天已經亮了,是民間百姓說“白天谷雨”。
老話說“白天谷雨旱死牛,晚上谷雨糧滿倉。”意味著,今年春天有些地方比較干旱,對作物生長和播種有一定影響。
那么,您認為古人總結得有道理嗎?您那邊今年春天是出現干旱的情況了嗎?期待您的分享,感謝閱讀! #今年谷雨有啥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