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浙江傳媒學院)
近日,多位網友反映稱,網紅品牌“綿綿的羊”衛生巾“出現不明斑點、黑色異物”。4月15日,“綿綿的羊”旗艦店客服回應南都記者稱,公司正在核實相關情況,“生產線全程機械化操作,所有產品經過嚴格檢測且報告齊全。”南都記者檢索電商平臺發現,“綿綿的羊官方企業店”顯示未有產品在售,所有產品均已下架。該品牌主理人曾公開承諾,“不可能使用再生材料,次成品嚴格按國家標準統一攪碎處理。”( 4月16日 《南方都市報》)
網紅商品遇到質量問題,本身本不是一件新鮮的事了。但不同于以往的網紅品牌,網紅品牌“綿綿的羊”的爆火與翻車都與消費者的擔憂情緒密切相關。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某公司長期從事衛生巾、紙尿褲殘次品翻新銷售的行業亂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掀起了衛生巾行業的大洗牌。消費者對衛生巾整體行業的信任度驟降。社交平臺出現“如何選購靠譜衛生巾”等熱議話題,部分消費者轉向可洗衛生巾或醫用級產品。
在這樣的擔憂情緒下,“綿綿的羊”品牌找準傳統品牌喪失市場信賴的空擋,借助短視頻平臺關于衛生巾討論的高流量,品牌主理人也是百萬粉絲博主的趙子涵宣稱“綿綿的羊”是“女性為女性創造的護理品牌”“每一片用料都是安全衛生的,不會使用任何再生棉,從原材料的選擇到出廠,中間經歷100多道檢測”,從而獲得了粉絲和處于擔憂之下女性消費者的信任,這一策略迅速擊中市場軟肋——在行業信任崩塌的廢墟上,“情感共鳴”取代了質量驗證,粉絲數257萬的旗艦店月銷7500萬元的成績,成為了一場對擔憂情緒的流量收割。
可潑天的流量會帶來潑天的富貴,也會帶來消費者雪亮的眼睛。不久之后就有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投訴“綿綿的羊”多款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綿綿的羊”依靠消費者擔憂打造的營銷話術化為了一記回旋鏢,又狠狠扎向它自己。這一系列事件暴露出,如果不把流量轉化成產品力,網紅品牌的生命力就是曇花一現。
所幸,國家已經開始行動。《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2025年7月1日即將實施。但僅靠標準升級遠遠不夠。品牌方必須公開代工廠質檢記錄,允許第三方機構隨機抽檢留存樣本;電商平臺則應建立“衛生巾質量黑名單”,對頻繁投訴品牌實施流量降權。畢竟,當一片衛生巾的安全需要消費者“用身體試錯”時,任何商業營銷話術都是偽命題。而對于消費者,則需要在擔憂中給思維“降溫”,避免盲目跟風網紅。如此,衛生巾問題才能從商業博弈的籌碼真正成為女性健康的底線。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采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