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然而,鄧某某卻因家庭矛盾,長期拒不履行贍養義務。近日,南鄭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遠赴杭州,對這名“老賴”展開跨省追擊,用法律利劍維護了司法權威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鄧某某因家庭矛盾長期拒絕履行贍養義務,經法院判決,其應每月向父母支付700元贍養費。然而判決生效后,鄧某某不僅拒不履行,還玩起了“躲貓貓”。立案后,執行法官發現鄧某某再次“失聯”,名下也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陷入僵局。經赴村委會調查,鄧某某父母生活困難,身體狀況很差,經過多次走訪,得知一條關鍵線索:鄧某某夫婦在杭州某面館打工,工資由其妻子代領。獲此信息后,南鄭法院立即組建專案組,制定周密的跨省執行方案。
抵達杭州后,執行干警第一時間與當地法院取得聯系,建立聯動機制。在摸清鄧某某的工作地點及活動規律后,干警們制定了周密的執行方案,分頭在面館前后門蹲守。當鄧某某發現執行干警試圖從后門逃離時,被守候多時的干警當場攔截。
面對執行干警,鄧某某態度強硬,堅稱自己“無收入、無財產”,拒不履行義務。執行干警耐心釋法明理,一方面強調“百善孝為先”的傳統道德,另一方面嚴肅告知其法律后果,若查實其有收入卻轉移財產,可能構成“拒執罪”面臨刑事處罰。現場通過面館老板核實,鄧某某與妻子共同務工,工資均匯入其妻子賬戶,屬于典型的“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在確鑿證據和法律威懾下,鄧某某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想到自己可能涉嫌犯罪,當場就表示由于自己的無知差點釀成大錯,已經認識到錯誤,當場將拖欠的贍養費全額轉賬至法院賬戶,并接受5000元罰款處罰。至此,該起案件執行完畢。
南鄭法院執行局長張超表示,將持續加大執行力度,特別是對涉民生案件,將采取更嚴厲的措施,確保判決不打白條。在此提醒廣大群眾:孝敬父母不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義務,切勿因小失大,觸碰法律紅線。同時也呼吁“履行生效裁判是公民法定義務,主動履行法院裁判,既守法治底線,更顯誠信品格”。
來源:南鄭區人民法院 編輯:燕子 審核:臨風
漢中市新媒體協會成員單位
法律顧問:陜西眾致(漢中)律師事務所 周樂律師
點擊在看,轉發周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