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5月1日,浙江嘉興海寧市一家名為“胖都來”的大型賣場正式開業,因其名稱與知名零售品牌“胖東來”高度相似,引發公眾質疑是否涉嫌“蹭熱度”。
5月2日,胖東來官方回應稱已取證并向“胖都來”郵寄律師函,同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提交投訴。
爭議焦點?
名稱相似性?
“胖都來”與“胖東來”僅一字之差,且發音相近(“都”與“東”在當地方言中諧音相似)。
胖東來方面認為,其品牌在零售行業已具備顯著辨識度,此類命名易導致消費者混淆。
法律爭議?
商標侵權?:律師指出,“胖東來”為注冊商標,若“胖都來”在同類商品或服務中使用相似名稱,可能違反《商標法》第57條。
不正當競爭?: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若名稱攀附他人商譽并造成混淆,涉事企業需承擔法律責任。
“胖都來”回應?
賣場工作人員解釋稱,名稱源于老板姓“都”,且“胖”字寓意豐盈美好,否認刻意模仿。
其社交賬號此前宣稱“向胖東來學習”,但未提及具體經營模式是否對標。
雙方行動?
胖東來?:
已對“胖都來”的線上宣傳內容(如視頻號、抖音)取證。
通過行政投訴與司法程序雙線維權,要求糾正企業名稱。
胖都來?:
母公司浙江胖都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2月,法定代表人關聯近50家企業。
開業活動邀請明星造勢,被指借爭議營銷。
輿論與行業影響?
網友觀點?:
支持維權者認為“蹭名”損害品牌獨創性;
部分網友調侃“若真學胖東來,請先匹配其員工待遇”。
行業警示?:
律師提醒企業命名需規避與知名品牌近似,否則面臨整改、賠償等風險。
后續進展?
目前,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尚未公開回應。
若胖東來通過訴訟維權,法院或需裁定名稱相似性是否構成侵權。
事件結果可能成為零售業品牌保護的典型案例。
(注:截至2025年5月3日,“胖都來”仍正常營業。)
#胖東來向胖都來寄律師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