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緬甸實皆省發生7.7級強震,頃刻間山河震顫,房屋傾頹,數以萬計的災民陷入困境。當災難的陰霾籠罩大地時,一群來自撣邦南部東枝市瑞仰鎮的普通年輕人迅速集結,以“瑞仰校友及各界善心人士救災支援隊”的名義奔赴災區。他們沒有專業的救援資質,也沒有充足的物資儲備,卻以赤誠之心詮釋了“同胞有難,匹夫有責”的樸素信念。
地震發生后,社交媒體上不斷刷新的災情畫面刺痛了瑞仰校友會成員們的心。“看到孩子們蜷縮在廢墟邊的照片,我們坐不住了。”
短短48小時內,20余名校友聯合東枝當地熱心青年自發組建支援隊,通過朋友圈募捐、義賣籌集資金,采購了飲用水、速食、藥品和簡易帳篷等首批物資。
通往實皆災區的道路因余震和山體滑坡屢屢中斷,支援隊的皮卡車在顛簸中艱難前行。抵達災區后,眼前的景象更令人揪心——倒塌的佛寺旁,災民們用塑料布搭成臨時棲身所,老人和孩子在冷雨中瑟瑟發抖。隊員們迅速分工,有人分發物資,有人協助搭建避難所,還有人用緬語和當地少數民族語言安撫情緒崩潰的村民。
一名隊員稱,“我們沒想過要做什么偉大的事,只是不忍心旁觀。”
在緬甸紅十字會和國際救援組織尚未全面抵達的“真空期”,正是這些民間自發的微光點亮了希望。瑞仰校友隊的卡車或許載不動所有苦難,但他們用行動證明:災難可以摧毀房屋,卻無法撼動人性的溫度。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