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直白揭露美國陰謀
日前,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在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和工會領導人對話會上,針對美國關稅政策,發表了一番令人深思的演講。
李顯龍談到,美國宣布對部分國家關稅暫緩90天,這聽起來好像是大發慈悲,給大家放了個 “小假”,但實際上,這不過是 “緩刑” 罷了。以他的判斷,美國不但不會就此罷手,后續還極有可能推進關稅政策,甚至出臺更嚴厲的舉措。
為啥李顯龍會這么篤定呢?根源在于,特朗普及其團隊堅信美國的諸多問題,癥結就在于和全球多國存在貿易逆差,并且他們覺得重振本土制造業刻不容緩。可大家都知道,貿易問題哪有這么簡單,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特朗普推行的政策沒達到預期效果,按照他的行事風格,必然會進一步加碼,而這無疑會給包括新加坡在內的眾多國家帶來巨大沖擊。
在演講中,李顯龍還特別提到,美國已將中國視作 “步步緊逼的挑戰”,下定決心要阻止中國超越自己。所以,在關稅這件事上,美國對其他國家還稍微 “松了松手”,有了暫緩的姿態,可對中國,卻依舊強硬,絲毫沒有低頭讓步的意思。
如今的局面已然十分嚴峻。按照李顯龍透露的數據,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平均關稅已高達145%,而中國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對美國商品的對等反制關稅也達到了125%。如此高額的稅負,就像兩座大山,壓得相關企業根本喘不過氣來。
但壞就壞在特朗普 “迷之自信”,覺得只要能給對手造成足夠傷害,哪怕自己也受傷,那也是值得的。可現實是殘酷的,貿易戰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贏家。美國消費者不得不為更高的物價買單,大量美國企業也在這場混亂中叫苦不迭。更為嚴重的是,全球產業鏈被攪得一團糟,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因此被嚴重拖累。所以,李顯龍直言,美國的這一系列操作,對企業、消費者以及全球經濟,都構成了沉重的負擔。
不得不說,李顯龍這番話太狠了,真的揭露了美國暫緩關稅的陰謀,暫緩是假,來波大的才是真。
世界各國高度緊張:向東看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世界各國幾乎可以說是嚴陣以待,歐盟國家、加拿大等傳統盟友相繼采取報復性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歐盟甚至成立了快速反應部隊,應對美國的關稅威脅。日本政府近期宣布,將對美國向日本出口的大米增加400%的關稅,這一舉措被美國官員視為重大挑戰。而且,此前,日本對美國還發出“最強警告”,據路透社報道,石破茂14日出席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在即將與美國舉行的關稅談判中,日本“不準備作重大讓步”,也“不會急于達成協議”。
與此同時,不少國家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外交方向,尤其是“向東看”的外交政策。
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蘊含著無限的潛力。與中國加強合作,各國企業就像找到了一座富礦,能夠挖掘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從而推動本國經濟的增長。
另一方面,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倡導多邊主義,旗幟鮮明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大環境下,中國宛如中流砥柱,成為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關鍵力量。中國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與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這種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認可。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提出的 “一帶一路” 倡議,為世界各國搭建了一座全新的合作橋梁。通過參與 “一帶一路” 建設,各國能夠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互聯互通,最終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們可以看到,從歐洲的意大利、希臘,到亞洲的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都已經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享受到了合作帶來的 “紅利”。
面對這種實實在在的既得利益,正在重新審視外交政策的國家,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說在最后,當下的世界,充滿了緊張與動蕩,但同時也孕育著新的希望與機遇。美國的關稅大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世界經濟格局,但各國 “向東看”,積極尋求與中國合作,也正在悄然塑造一個全新的、更加多元的世界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