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量豁免“中國進口”,特朗普高舉白旗來談卻沒得到中方“豁免”。一反常態,中國非但沒有見好就收,商務部抬高要價、各領域持續出招,把問題丟回美國手里。
此番中國為何在關稅戰場上展現“睚眥必報必報”的一面?面對特朗普的求和,我們又開出了什么價碼?
美東時間4月11日深夜,美國海關在特朗普授意之突然對華讓步,對包括半導體、智能手機以及計算機領域的一大批輸美商品予以“關稅豁免”特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白宮稍后發布的相關公告中并未刻意提及獲得赦免的國家,也就是說美國這次對等關稅政策的調整,包括了中國。
對于這番操作,就連立場親近歐美的《金融時報》也繃不住了。他們特意撰寫專欄文章,將之稱作特朗普的一次讓步。那么,為何全世界都把這次關稅調整視,作美國對中國的讓步?
客觀來講,特朗普這次緩和戰局的誠意,還是挺足的。從白宮官網出具,長達22頁的豁免名單來看,重點主要集中在通信設備(如智能手機)、半導體產品(如芯片)等領域。
這些商品基本上可以統一劃歸到機電產品類目。而根據2024年的數據統計,中美在這一類目的貿易總額達到四成以上。
再加上豁免名單中零零散散,涉及到機械、工具等產業的商品,美國這次關稅政策調整,對華完全豁免(加征)關稅產品的價值,占到了中美總貿易額一半以上。
那么,特朗普政府在中美激戰正酣時帶著誠意向中國遞上橄欖枝,我們是如何應對的呢?日前,我商務部發言人在出席新聞發布會時做出了回應:
“我們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br/>
在肯定了美方積極意義之后,我發言人話鋒一轉,對特朗普提起了要求:敦促美國政府正視各方聲音,在糾錯道路上更進一步。
注意,中方的要求和敦促絕不是簡單說說。實際上為了幫助美國認清現在的局勢,國內各行業、政府各部門又打出了一套連招:
首先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力:經過多輪磋商之后,我們終于正式完成了中國、阿根廷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為期一年的續簽。一周前,美國拉美問題特使卡羅內剛剛向阿根廷政府施壓,希望阿根廷能夠終止這項協議。
中阿在這時聯手拋出這一消息,無異于當眾打臉美國并告知特朗普:跟中國對抗?你手上的牌已經越來越少。
海關總署緊接著出手。根據最新消息,他們于日前暫停了3家美企輸華資質。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中國針對特朗普政府發動關稅戰的報復。
這些美企之所以被取消資質,是因為檢疫部門在抽檢中發現這三家美企出口至中國的產品中,含有沙門氏菌這種對人體有害的病菌。
綜合來看,海關總署此舉可謂一箭雙雕:既排除了食品安全隱患,又用一番大力整治震懾了美資美企乃至美國政府,用實際行動闡明了“要想在中國做生意,就必須老老實實守規矩。”這個道理。
另外,中國政府還主動與巴西、阿根廷有關部門合作,著手在三國之間建立大豆溯源機制,嚴厲打擊“洗產地”行為。也就是說,在美國意欲緩和關稅戰的時刻,中國反其道而行之,加固關稅戰線。
說起來,我方不是一再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嗎?現在特朗普主動示好,我們為何還頻頻彰顯“戰意”?很簡單,因為特朗普這人,有“詐降”的前科——
2018年5月19日,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里,中美簽署了《聯合聲明》一致同意減少貿易摩擦。
當年5月29日,特朗普背叛共識,白宮發布聲明對中國加征關稅。最終在2018年9月18日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
像特朗普這樣一位言而無信的總統,像美國這種反復無常的國家,中國政府又怎么敢在短時間內放下戒心,跟他們推心置腹呢?
當然,我們也不想打貿易戰,更不會試圖將關稅戰無休止地延續下去。對于中國來講,所謂停戰條件,再簡單不過:
正如我商務部發言人所說,只要美國糾正錯誤,全面取消對等關稅這一錯誤政策,中美貿易自然相安無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