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三探底回升后,周四A股微幅上漲,消息面相對比較平淡。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微漲0.13%至3280.34點,為連續第八個交易日上漲。深綜指漲0.08%,創業板綜指漲0.09%,科創50指數漲0.23%,北證50指數漲0.91%。全A總成交額為10304億元,小于周三的11408億元,且創出4月2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個股來看,房地產、模擬芯片、光刻機概念股、酒店餐飲、家居用品、化工等板塊漲幅領先,礦物制品、汽車、交通設施、多元金融、電信運營等板塊表現稍弱。
周邊股市方面,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均大跌,道指跌1.73%,標普500跌2.24%,納指跌3.07%。美股的拖累主要來自科技股,英偉達、超微半導體(AMD)、特斯拉等科技股的跌幅均比較大,英偉達大跌6.87%,AMD大跌7.35%,特斯拉大跌4.94%。
周四港股反彈,恒指漲1.61%,恒生科技指數漲1.9%。港股今年來與美股走勢相關性大幅下降,周四港股的上漲應主要與前一天跌幅稍大相關,也與人民幣明顯回升相關。
匯市方面,美元指數于周三大跌0.89%,然后于周四亞歐交易時段微幅反彈。人民幣匯率本周一及周二有所貶值,但周三晚間開始回升,至周四傍晚時段,離岸人民幣匯率暫于7.2970一帶波動。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四發表了較為強硬的言論,其表示,關稅政策潛在影響的不確定性正在升高,可以預見到“通脹將上升且經濟增長將放緩”,將使美聯儲在“控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陷入兩難境地。鮑威爾另外暗示,如果通脹與就業目標出現矛盾,美聯儲可能會優先考慮控制通脹。
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鮑威爾的上述言論幾乎等同于拒絕了特朗普近期頻繁呼吁的降息,這可能也是美股大跌的誘因之一。
未來A股仍將維持相對平穩態勢,成交量也可能持續低迷,也許很快就會下破萬億大關。當前的市場上有壓力,下有支撐,多空均不愿過度操作,故股指暫時也只能橫向整理。
操作方面,建議投資者為續持股觀望。在個股方面,因年報、季度已進入密集期,投資者近期選股時得特別注意業績風險。
從周三及周四盤面來看,護盤資金應已再度介入,這部分表現在300ETF等標的尾市出現放量。細細對比周四及周三尾盤情況,應不難發現當股指并不處于明顯的下殺階段時,護盤資金的介入力度往往就會縮小。個人覺得這樣的特征可能會延續很長一陣,直到相關不確定性顯著減小。
當多數投資者看清了護盤資金“托而不舉”動向后,一般就會采取“逢低介入”但“逢高不追”的策略,這樣多空僵局或許暫時還難以打破,除非消息面忽有重大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