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
近年來,多地頻發“學托”詐騙案,騙子利用家長“望子成龍”心理,謊稱能通過“內部關系”辦理入學、轉學,騙取高額“手續費”。例如:
浙江邵某某以“幫辦入學”為名詐騙40名家長35萬元,被判刑5年6個月。
上海夏某謊稱能操縱“搖號”入學,詐騙29名家長超1000萬元,獲刑12年。
深圳林某某虛構“認識校長”騙走家長16萬元,被判3年3個月。
刑事案件
法律定性:屬于詐騙罪!
根據《刑法》第266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能辦理入學的事實騙取錢財,即構成詐騙罪。量刑標準如下:
3千-3萬:數額較大,處3年以下徒刑。
3萬-50萬:數額巨大,處3-10年徒刑。
超50萬:數額特別巨大,最高可判無期。
為何家長容易上當?
1. 利用焦慮心理:騙子專挑升學季,制造“名額緊張”的恐慌。
2. 偽造“成功案例”:如夏某將正常搖號錄取的學生包裝成自己的“關系戶”。
3. 假承諾真拖延:以“正在辦理”“領導出差”等借口拖延,直至開學露餡。
律師提醒
季滔律師提醒
正規渠道辦理:入學政策公開透明,勿信“內部指標”“暗箱操作”。
警惕“熟人介紹”:多數案件中,騙子通過親友圈擴散“可信度”。
留存證據及時報警:一旦發現受騙,立即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并報案。
記住:教育沒有捷徑,走“歪門邪道”只會人財兩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