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昆侖湖公園夏日風景如畫。
阿巴拜科日攝
和田團城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中心。近年來,當地分批推進老城改造項目,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將團城打造為傳統與現代交融、商貿與旅游相得益彰的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圖為游客在和田市團城游覽。
和田地委宣傳部供圖
2020年于田萬方機場正式通航、2022年和若鐵路開通運營、2022年民豐至洛浦一級公路正式通車運營……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告別了“不通火車”“不通高速”“沒有機場”的歷史,為興邊富民、民族團結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交通線路也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幸福路”。
如今的和田鄉村,到處是筆直的道路、整齊的房屋、現代化的企業工廠,各族群眾過上了更舒心幸福的生活。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恰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和田地區在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有哪些生動實踐?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報道。
搭建各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
多年來,和田地區積極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抓好文化潤疆,抓實民族團結,把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使用作為基礎工程,通過大力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在和田地區,大部分少數民族農牧民可以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簡單交流。
為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和田地區在農村投入5000萬元建成國通語教學聯動教學系統,開發“暢通國通”“國科服務”2款手機APP,創建“趣味闖關、同聲翻譯、視頻課堂”等8個模塊,每日發布學習內容,開展線上測試;籌資60萬元“量身定制”40萬冊實用教材,推行“3個30分鐘”教學法(即30分鐘中心教室視頻直播授課,30分鐘分課堂輔導老師組織學員強化閱讀和情景模擬會話訓練,30分鐘測試學員掌握情況),采取“中心課堂集中教+智能平臺自主練+積分兌換激勵促”等線上線下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促進農牧民想說、敢說、會說。
同時,和田地區通過實施“千名群眾國通語學習明星”競賽活動,深化“小手拉大手·同講普通話”活動,努力推動形成家校社聯動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新格局。
近年來,和田地區還在“融”字上下功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具象為建筑符號、服飾符號、飲食符號等,與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文旅基礎設施提升、精品文藝節目創作有機結合,融入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通過視覺營造、活動體驗、實地感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融入群眾生活點滴。
新疆和田學院所有教學樓均融入了京派建筑風格,一些鄉村及皮山縣工業園區的房屋透露著徽派建筑的古典韻味;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的幫助下,設計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符號的校服,并在全地區推廣;通過精彩豐富的交流演出活動,讓當地學生群眾領略到太極拳、黃梅戲、京劇、變臉等藝術的獨特魅力……一系列以文化促認同的積極舉措,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
提供更多
就近就地就業機會
近年來,和田地區堅持把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逐漸闖出了一條具有和田特色的轉移就業、穩定就業、持續就業的新路子、好路子。
和田地區通過鼓勵外出就業、吸引企業進駐、支持本地企業發展、舉辦就業招聘會等方式持續推進轉移就業?!熬蜆I后的群眾腰包鼓了、自信心強了、笑容多了,現在群眾比就業、比爭優的氛圍更加濃厚了?!焙吞锏貐^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張舉杰表示。
與此同時,產業援疆進一步壯大了和田地區的經營主體,助力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堅持把助力受援地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推動對口支援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先后發動各類國企、央企、援疆省市企業來到和田投資興業,幫助建成8個工業園區,有效推動了和田地區產業發展和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其中,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探索“三高三新”組團式產業援疆新模式,開展“云招商、云推介、云洽談、云簽約”活動,成立紡織服裝、農產品精深加工、數據標注等招商專班,推動北京首汽集團、北京銅牛集團等企業落地和田。
天津市援疆指揮部通過舉辦招商會、推介會等方式,先后引進鴻星爾克、神華生物、津墾奧群等20多家企業落地和田,統籌推動“和田優品”區域品牌搭建、產品認定、營銷推廣等各項工作落實,助力和田紡織服裝、畜禽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
安徽援疆指揮部圍繞“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幫助皮山縣建成數字產業園區、鞋服產業園區,引進海螺型材、皖疆汽車、新疆徽岳記、洽洽集團等大型企業,解決上萬人次就業。
厚植高質量發展
綠色底色
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近年來,和田地區全力推進山上礦區、山下園區兩區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各縣市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不斷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一批批重大項目相繼完工、投產。
在園區建設方面,和田地區已建成自治區級工業園區6個,依托各級園區,初步形成以紡織服裝、鞋業、襪業、電子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綠色礦業、建材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為支柱的產業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已列入自治區重大項目清單,一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已完工,二期配套項目正有序推進,昆侖藍鉆鋰業10萬噸/年碳酸鋰項目投產,日昇新能源5萬噸/年碳酸鋰項目、昆侖鋅業67萬噸/年鉛鋅冶煉項目如期點火;民豐縣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有色金屬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臨時用水、用電以及道路建設已全部完成。
在山上礦區建設方面,西昆侖礦區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完善,和田縣大紅柳灘年產稀有金屬礦300萬噸采選工程、和田縣火燒云鉛鋅礦采礦工程等項目持續有序推進,綠色礦業成為和田地區工業經濟的新引擎和增長點。
此外,和田地區加強能源設施建設,為地區發展提供能源支撐,如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產業結構綠色轉型。
其中,和田地區在建市場化光伏發電設施380萬千瓦,預計今年底將全面建成投用;2024年開工建設光伏治沙項目360萬千瓦,今年計劃開工建設31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和100萬千瓦的儲能項目。
在電網方面,和田地區先后投產750千伏莎車—和田、莎車—和田Ⅱ回、和田變電站增容擴建工程,實現了750千伏電網從無到有的跨越,持續延伸補強各級電網,有力保障了和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和能源資源開發;先后解決和田縣喀什塔什鄉黑山、尼薩2個村、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1個村的供電問題,保證讓每一個村都通電,實現光伏行政村大電網再延伸;實施2488項配套電網工程,滿足42.5萬戶“煤改電”用戶采暖用電需求,解決農村居民冬季采暖用煤保障和安全問題,改善了農牧民人居環境,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認同感。
■中國城市報記者 胡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