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還是這個財務部長真想合作?”
2025年4月14號,就在特朗普仍然在忙活著調整關稅政策的時候,他的財務部長卻在外交活動中明確表示,想要和中國達成一項重大的貿(mào)易協(xié)議。
而沒過多久,白宮也表示“中國”確實沒有打來電話,球在中國那邊。這一來一回頗有一副想要“和好”卻又抹不開面子形象,并且還想把“鍋”甩在我們頭上。
對于這種美國的這種“陰晴不定”的態(tài)度,我們外交部仍然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態(tài)度,只用了11個字就把美國的“小九九”給戳破了。
那么美國關稅問題炒作了這么久,為什么美財長會在這時“服軟”呢?我國外交部又說了什么呢?
特朗普擺弄關稅,美財長卻想談與華合作
特朗普最新一輪的動作,自然還是圍繞關稅這個老套路。
就在外界還在觀察美國是否真的會就中美關系做出實質性轉變的時候,特朗普一邊喊著“愿意豁免部分外國商品”,一邊又繼續(xù)琢磨著對藥品、半導體這些高度敏感領域“加點料”。
仿佛他手中的關稅是萬能工具,不論問題出在哪,先加稅總沒錯。而這一次他甚至把目光轉向了醫(yī)藥和高科技,這些本就和國家安全邊界模糊的產(chǎn)業(yè),在他的邏輯中似乎成了可以隨時啟動調查、隨時揮舞關稅大棒的借口。
尤其是在4月14日,美國政府突然高調宣布啟動對藥品和半導體進口的國家安全影響調查。
消息一出,市場頓時緊張起來,這不僅是一個可能進一步升級貿(mào)易戰(zhàn)的信號,更透露出特朗普政府在貿(mào)易政策上的慣有思路:制造壓力,先下手為強,至于結果如何,暫且不論,動作要快,聲勢要大。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出現(xiàn)在了阿根廷,場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每句話都透露出某種“急切”。
他在對外表態(tài)中表示,美方“仍希望與中國達成一項全新類型的重大貿(mào)易協(xié)議”。這種語氣,與白宮此前一系列強硬舉措形成鮮明對比。
貝森特的這一說法本身就不簡單。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財長一向是特朗普政府內(nèi)部為數(shù)不多的理性派,早在最初的關稅政策推出之時,他就曾明確反對過那種“大水漫灌式”的加征方式,認為這樣做遲早會反噬美國本身。
諷刺的是,當時的他并沒有什么決定權,他的理性意見也只是為別人提供了一個可以忽略的選項。
結果很快應驗,美國的“股、債、匯”三市接連遭到?jīng)_擊,關稅反復調整,政策朝令夕改,各方利益集團叫苦不迭,美國國內(nèi)的不滿情緒也隨之升溫。
但或許是特朗普也意識到了情況不對,近幾天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下周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中方會參加,或許那時雙方可以進行第一次的交談。
但而另一邊,中方卻并未如預期般立刻作出回應,不僅沒有“打電話”,并且也沒有釋放出“積極回應”的外交信號。這份沉默,恰恰說明了局勢的微妙。
美遞橄欖枝,但我方巋然不動
畢竟,在過去幾年里,中方早已習慣了美方的政策變臉,也看透了所謂“愿意談”的背后其實多是策略試探。
對這樣的“遞橄欖枝”,中方不動聲色,不過是對當前局勢的冷靜應對,也是在用行動告訴美方:想談可以,先把那一堆加上去的稅收解釋清楚再說。
面對中方的沉著,美國國內(nèi)的不安卻愈加顯眼。
一方面,特朗普還在高調宣布“將考慮豁免汽車零部件關稅”,試圖拉攏國內(nèi)產(chǎn)業(yè)界;另一方面,他又拿出新的關稅威脅,繼續(xù)將藥品和半導體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表面看似強勢,實則是政策缺乏連貫性的直接體現(xiàn)。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現(xiàn)在似乎意識到,繼續(xù)一味加稅不僅無助于經(jīng)濟復蘇,反而讓他在國內(nèi)的支持率持續(xù)下滑。
在他“冷靜下來”之后,面對的卻是選民和企業(yè)界愈發(fā)清晰的反對聲音。
共和黨內(nèi)部的不滿聲音也開始擴大,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場“對等關稅”的游戲,實際上是拿美國普通人的錢包開刀。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外交系統(tǒng)也開始試圖“修復”裂痕。
如今局勢變化,誰也不知道美國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近期,中國外交部發(fā)表了明確的立場,指出:這場關稅戰(zhàn)是美方發(fā)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完全合理合法。
這種表達方式既不激進,也不回避問題,但卻傳遞出明確態(tài)度:談判可以,但前提是美方必須先放下那套霸道的規(guī)則制定思維。
不難看出,在這一輪博弈中,中方的策略是“以靜制動”,而特朗普政府則在“邊打邊談”的邏輯里徘徊。
他一方面試圖通過釋放善意信息緩解國內(nèi)外的壓力,另一方面又不斷以加征關稅作為籌碼試圖換取談判優(yōu)勢。
只不過,曾經(jīng)屢試不爽的策略,如今在中方面前顯然已經(jīng)失效。因為對方不僅不再急于回應,反而用沉默給出了更清晰的信號——對話必須建立在誠意與平等的基礎上,而非壓力與恐嚇。
眼下,美國內(nèi)部的分歧仍在擴大,政策調控陷入自我矛盾的循環(huán)中,而國際社會對美方政策的可預期性也愈發(fā)失去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繼續(xù)操弄關稅工具的做法,其實際效果已經(jīng)遠遠低于他最初的設想。
而他的財政部長雖然在海外釋放出“想談”的信息,卻也無法完全代表政府的態(tài)度,更別說挽回那些已經(jīng)因政策搖擺而動搖的國際信任。
特朗普政府此時的一系列操作,更像是陷入困局后的自我調整,只不過這種調整缺乏真正的策略基礎和穩(wěn)定方向。中方?jīng)]有回應電話,不是不重視談判,而是早已看穿對方不斷搖擺的本質。
美方若想真正恢復經(jīng)貿(mào)對話的基礎,恐怕需要的不只是一兩句外交辭令或者一位財長的試探言辭,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政策轉變。
至于那通電話,中方并不急,畢竟該回應誰,怎么回應,還得看對方下一步的誠意有多少。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wǎng) 2025-04-17 《特朗普稱“球在中國一邊” 中方:美應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
光明網(wǎng) 2025-04-16 《“希望與中國談協(xié)議” 美財長表態(tài)釋放什么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