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事太難了,我腦子里沒有情節。”“我不知道人物該說什么。”
這是許多孩子在寫作中常常遇到的難題。盡管語文老師一遍遍講述“結構”“描寫”“起承轉合”,孩子依舊難以擺脫空洞、套路、缺乏感染力的問題。為什么?因為他們不是不會寫,而是沒有“體驗”過故事的真實發生。
璐瑤媽媽創辦的大咖素質訓練營敏銳地察覺到:相比枯燥講授故事寫作技巧,不如讓孩子 “演”故事,讓他們親身成為故事中的角色、親歷故事的起承轉合,由“經歷”到“表達”,從而真正掌握創作故事的內在規律。
于是,一門融合表演與寫作的特色課程應運而生——“戲劇表演+故事創作”課程體系。本文將深入解析大咖訓練營如何通過戲劇課,賦能孩子的故事創作能力,幫助他們真正寫出有血有肉、充滿情感張力的好故事。
一、為什么寫不好故事?因為“沒有體驗感”
許多孩子寫作時最大的問題是“空”。不是字數空,而是內心空。他們沒有經歷,缺乏情感沉淀,自然難以構建立體鮮活的故事。舉個例子:
當你問一個孩子:“你能寫一個關于‘勇敢’的故事嗎?”
他往往會寫:“有一個小男孩遇到了一只怪獸,他勇敢地打敗了怪獸。”
故事雖然講完了,但毫無波瀾——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情節張力、沒有心理轉折。
而在大咖訓練營的戲劇表演課堂上,我們不讓孩子“閉門造故事”,而是先讓他們演。演“害怕怪獸”,演“鼓起勇氣”,演“失敗和堅持”……當他們用身體、表情、語言真實地“走一遍角色的人生”,創作就不再空洞,而變成了記憶深處的再現。
二、戲劇表演如何幫助故事創作?——三大核心能力升級
在大咖訓練營,我們將戲劇表演課作為故事寫作課的“引擎”,通過系統化的表演活動激活孩子的表達力、觀察力和結構力,讓寫作真正“立體”起來。
1. 激發表達力:角色扮演讓語言有溫度
孩子在創作故事時,經常不知道人物該說什么、怎么說——這正是“語言風格”的缺失。戲劇表演中的角色扮演,要求孩子站在人物立場上用第一人稱表達,久而久之,他們便習慣了“從角色出發”說話。
例如在一次《真假國王》的表演中,一個孩子飾演“假國王”,他在排練中不斷揣摩這個人物的語氣、態度和小動作,最終在創作中寫下這樣一句臺詞:
“臣民們,擁護我,你們的‘真正’國王,不然你們將面臨后果!”
這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角色體驗中自然生發的語言。這種“角色內語”一旦形成,孩子的寫作就不再“臺詞式”,而是真實可信、有感染力。
2. 強化觀察力:情節推進需要“看見”沖突和轉折
故事不是流水賬,而是“沖突+轉折”的藝術。而許多孩子在寫故事時,缺乏情節推進的邏輯和節奏控制。戲劇訓練中,我們用即興表演、情景構建等方法讓孩子在動態中發現沖突、制造變化。
比如在“電梯驚魂”即興練習中,孩子們扮演三個陌生人被困在電梯中。隨著時間推移,角色的耐心消失、個性暴露、互相指責、突然合作——一個簡單的場景,被他們演繹得層次分明。
再讓他們寫下這個片段時,情節自然有起伏、有張力、有反轉。因為他們 “見過”沖突如何出現和發展,而不是從大腦里胡編一個“轉折”。
3. 建立結構力:用戲劇邏輯梳理故事脈絡
在戲劇中,一個故事必須有完整的戲劇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尾。這正好對應了寫作中常講的“起承轉合”。
大咖訓練營采用“故事地圖”法,把孩子的表演流程可視化,引導他們把演繹過程轉化為文字表達。比如:
角色介紹 → 事件起因 → 沖突激化 → 情感爆發 → 結果收束
每一步都配有對應的表演練習和寫作模板
孩子演完再寫,寫完再演,表演和寫作在循環中互相提升,最終建立起內化的故事框架感。
三、課堂案例:從戲劇到創作的完整流程展示
以“大盜小偷的告白”為主題的一次戲劇寫作課為例:
角色抽簽:孩子們抽取身份——小偷、被偷者、警察、路人
即興演繹:各自在角色中展開對話與行動,發展出不同的故事走向
情緒感知:老師引導他們說出“作為小偷你緊張嗎?”“你害怕警察嗎?”
寫作落地:以“小偷的一封懺悔信”為題寫故事,表達動機、內疚、轉變
朗讀分享:每人讀出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學從角色視角回應或補充情節
孩子們創作出了不同版本的故事:有的寫“家境貧寒而走上歧路的小偷”,有的寫“偷東西后良心不安自首的小偷”,還有人從警察角度寫“抓到一個偷糖果的小男孩后反思法律和情理”。
這種多視角、多角色、多表達的訓練,讓寫作變得靈動而真實,也讓孩子的創作擁有了“人性”的深度。
四、成長反饋:從不敢寫到有話寫
經過一段時間的戲劇表演+故事創作課程后,孩子們的變化是顯著的:
寫作更自然:不再刻意套話,而是像講述親歷一般
故事更立體:情節更合理,人物更生動,語言更有色彩
表達更自信:敢說敢演敢寫,寫作從“壓力”變為“出口”
一位四年級女生在演繹“迷路的小女孩”后寫道:
“我在大街上一個人走著,街燈拉長了我的影子。我想哭,可又不敢哭。我假裝很勇敢,但其實很害怕,怕媽媽找不到我。”
這是“演”出來的細膩情感,不是“教”出來的作文套路。
五、結語:讓孩子“寫”之前先“經歷”
故事創作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種生命經驗的重組與表達。而戲劇,正是孩子最自然的表達方式。
大咖素質訓練營通過將戲劇表演融入故事寫作課程,打破傳統寫作教學的僵化框架,讓孩子在“扮演”中體驗,在“體驗”中表達,在“表達”中成長。
璐瑤媽媽提到:未來,我們希望更多的孩子,不是為了考試去寫作,而是為了講述他們在戲劇中感受到的、思考過的、熱愛著的那個世界。
因為——一個會寫故事的孩子,其實正在寫他自己的成長之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