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后,根據中共與國民黨當局的協議,活躍在南方八省的游擊部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新四軍是我黨留在南方地區革命的火種,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涌現出許多著名的將領,比如說陳毅、粟裕等等,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也曾經是新四軍的一員,他叫何偉。
何偉有哪些重要的人生經歷呢?
1910年,何偉出生在河南省汝南縣三橋鄉劉莊,早年時期,何偉在家鄉接受了系統的文化教育,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真諦,憑借優異成績考入漢口華中大學,成為那個年代的高級知識分子。
當時,日本不斷加劇對中國的侵略,妄想策劃華北五省自治,身為中華兒女的何偉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將自己的滿腔熱情投入到偉大的保家衛國事業中,并在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
入黨后,何偉主要在荊襄大地從事地下活動,擔任湖北省委宣傳部長,并成為中共武漢臨時工委的負責人,全國抗戰開始后,在周恩來的指示下,何偉奉命前往中共安徽省工委駐地傳達中共長江局對大別山地區工作的部署,并出任鄂豫皖區黨委常委和組織部長。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軍部在鹽城得以重建,何偉奉組織之命加入新四軍,先后擔任新四軍第四支隊政治部主任和新四軍七師政治部主任,并在1944年參加了黨的整風運動,在黨的領導下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戰勝利后,我黨向東北派駐了大量的干部和軍隊,何偉便是其中之一,來到黑土地的何偉擔任哈爾濱市委書記與牡丹江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并在1948年成為東北野戰軍的成員,擔任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黨委副書記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著名的遼沈戰役。
遼沈戰役結束后,何偉隨第四野戰軍入關,參加了著名的平津戰役,然后一路南下,直插兩廣地區,1949年9月,何偉被任命為廣西省委副書記兼桂北區黨委書記,并在1952年當選為廣西第一屆政協副主席。
1952年,何偉被調到廣東,擔任廣州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于1955年調到外交部工作,擔任部長助理,在此期間,何偉參加了我國一系列重大的外交事件,比如說萬隆會議,日內瓦會議等等,此外,何偉還擔任了中國駐越南大使兼駐老撾經濟文化代表團團長。
1962年,何偉的工作再次出現重大變動,他被調到河南省,擔任河南省委第二書記,在此期間,何偉經常到基層進行調研和考察,在蘭考縣發現了一位優秀的干部,他叫焦裕祿,后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1964年,何偉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并擔任黨組書記,只過兩年,一場政治風暴席卷全國,這場以“文化”來冠名的運動讓無數知識分子和文藝人士慘遭劫難,身為教育部部長的何偉也難以置身事外,受到殘酷的迫害,于1973年在北京病逝,終年73歲。
何偉的人生軌跡猶如一部微縮的新中國教育發展史,從抗日烽火中的掃盲運動到改革開放前的教育重建,他用四十年光陰在中國大地上書寫著"知識救國"的理想篇章,在這里向這位老革命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