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鄰居,張阿姨擱這,抬著進來的。她當時是抬著過來的,就已經就說不行了,抬著讓袁院長看。完了以后,現在已經十多年了。”
2025年4月7日,喝中藥一個半月的左師傅及其愛人正在會診室內與大家分享著自己的求醫過程。
多發轉移
左師傅得的是胃腸間質瘤,2023年4月11日,在平煤神馬集團總醫院進行的胃腸間質瘤手術,手術挺成功的,做完手術情況也挺好的。但2024年3月復查,發現腹腔內有轉移。于是,他開始吃靶向藥格列衛,同時還跑秦皇島找了個中醫大夫,喝上了中藥。
就這樣過了半年多,出現了轉移。沒其它辦法,他只能繼續吃靶向藥。
2025年2月22日復查提示:肝內多發低密度病變,密度不均,局部新見稍高密度影,腹盆腔、腹膜后多發大小不等軟組織團塊、結節,較前增多、增大,胃大彎側結節較前增大,局部與胃壁分界不清;新見腹盆腔積液……
這種情況下,吃靶向藥已經沒用了,他不得不停下靶向藥,同時秦皇島的中藥也早在此之前兩個月停了。
下一步該怎么辦呢?據左師傅的愛人回憶:“當時讓吃二代,二代不行,就吃三四代。感覺不靠譜,就沒吃。”
鄰居張阿姨
鄰居張阿姨得知他們的情況后,就建議他們不要舍近求遠:“你不要去往秦皇島了,那么老遠,咱河南就有,鄭州就有,你何必舍近求遠。”
張阿姨是2012年得的乳腺癌,細看她的經歷其實頗為傳奇。做完乳腺癌手術、化療,因為感染昏了四天,按她的話說就是“死了四天”。同時,又因為骨頭上有問題,下肢癱瘓,生病前半年連翻身都不行。
最后,家人抬著她找到了袁希福院長,喝了5天,她的燒退了;喝了3個月,她才能慢慢走路,情況一天比一天好。到如今13年過去,還好好的。
“現在可以,天天騎著電動車來回跑。”左師傅的愛人表示。
也因為有張阿姨這個實例在前,左師傅與家人沒耽誤功夫,2025年2月24日,就找到了袁希福院長,喝上了中藥。
自助者天助
情況如何呢?左師傅的愛人和大家分享:“當時一個月以后,我們感覺就有就好轉了。最起碼這個食道這塊吧,這塊胸椎啊,不悶不脹了,現在,哎,肚子也軟了。像之前,摁的是硬硬的,現在也軟了。后背疼痛也減輕很多。我們現在就親身經歷就是這樣,我們別的也沒啥就這樣。”
之前左師傅是三兩天腹痛,現在是四五天疼一次,也沒那么“很了”。
為啥要請左師傅及其愛人分享呢?袁希福院長最后總結道:“病重,依然能夠有治療的意義,和治療的價值,如果你放棄了,像張同志。如果當年她放棄了,那可能都已經……”
袁希福院長停頓了下,繼續道:“那就放棄了啊。我想說的是,自助者天助。不管病情再重,哪怕是抬著,不放棄,都有康復的希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即便是西藥,化療、什么靶向藥,都耐藥了,沒有辦法了,走投無路了。我們老祖宗留下這門醫術,我依然有這個,給大家帶來康復的這種希望。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老祖宗,炎黃,留下的這種醫術。我們只是傳承學習,依然給大家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