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TACMS彈道導彈、“風暴陰影”/“斯卡普-EG”巡航導彈很可能已經耗盡的情況下,德國援助“金牛座”,既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也可以說是錦上添花:烏克蘭自研的遠程版“海王星”巡航導彈已經實戰,而且,在烏克蘭政府支持下,不斷有新的巡航導彈被制造出來。
烏克蘭政府剛剛公布了一種名為“Bars”的新型無人機導彈,據稱是在“圓面包”基礎設研發而來,說是無人機導彈,其實就是低配版的巡航導彈,“Bars”最大射程800公里,推測巡航速度大約在每小時400公里到500公里之間,戰斗部不到100千克,比不上真正的巡航導彈,但性能尤其是突防能力遠超一般的自殺式無人機。
就我個人來看,包括遠程版“海王星”在內,烏克蘭自研的這些巡航導彈性能依然不足,除了射程偏低外,戰斗部重量也不夠,在打擊那些重要目標,諸如俄羅斯軍工廠時,威力偏弱,俄羅斯軍工廠是最合法也最重要的打擊目標。
不過,即便如此,相比剛開戰時,烏克蘭現在也已經很不錯了,能在遠程襲擊這方面跟俄羅斯打得有來有回,尤其是針對俄羅斯經濟支柱能源產業的攻擊,而且在自殺式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等方面,產量和新型號持續增加。
現在,因為“能源停火”,烏克蘭軍隊不再打擊俄羅斯的能源基礎設施,但依然有諸多目標可以攻擊。
最近,俄羅斯發布了一段官方宣傳視頻,顯示佩戴有俄聯邦安全局特種部隊臂章的人員,正在位于莫斯科CBD“莫斯科城”聯邦塔(89層,坐標55.7497°N, 37.5394°E)的豪華辦公室里,直接操作在前線活動的“海鷹-10”小型偵察無人機(應該是聯通了前線附近的控制站),通過畫面可以看到沒有加密的監控屏幕以及背景里的圣彼得堡銀行標識,玻璃幕墻則發射出俄羅斯國防部大樓。
盡管“電報”賬號@mod_russia在17分鐘后就迅速刪除了這段視頻,但位置已經暴露了,俄軍此舉違反了《日內瓦公約》第52條,也就是將民用設施軍事化,烏軍總參謀部已將該目標列入打擊清單。
其實,俄羅斯政府這么干早就不是第一次了,當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第一次抵達莫斯科時,就擊中了市中心的商業建筑,人們從飄落到大街上的文件發現,這些商業大樓里有俄羅斯政府機構甚至是軍事機構,所以,當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和巡航導彈擊中俄羅斯的民用建筑時,大概率會是兩種情況:
要么就是被擊中的民用建筑里藏有俄羅斯軍事設施,要么,就是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被擊中或遭電子干擾后撞上了民用建筑。
除了俄羅斯政府之外,很少有其他國家的政府和國際組織指責烏克蘭軍隊故意攻擊俄羅斯民用基礎設施和平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