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4月14日,香港交易所的銅鑼聲為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力新能”)(03677.HK)敲響。截至4月17日收盤,正力新能股價為8.4港元,總市值達到210.71億港元。
作為一家成立僅五年多的動力電池企業,正力新能在2024年以51.3億元營收和9101萬元凈利潤的成績單,完成了從“跌入深淵”到“絕地上市”的驚險一躍。這一切的幕后操盤者,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曹芳。
實現港股上市,并不意味著正力新能擺脫了生存壓力。隨著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劇,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巨頭制霸市場的背景下,正力新能這一“幸存者”究竟能走多遠,仍然有待觀察。
早年被威馬拖累,靠零跑重新回血
2019年,從福耀玻璃離職五年的曹芳,帶著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二十年的經驗,與福耀玻璃原高管陳繼程共同創立正力新能,瞄準新能源汽車浪潮下的動力電池賽道。
在正力新能成立之前,曹芳旗下的新中源創投與豐田合資創立了新中源豐田,新中源豐田為豐田的混動、插混車型提供電池系統。不僅如此,曹芳還成立了正力投資,并投資過三家公司,分別是正力新能源、正力芯控和塔菲爾新能源,其中正力新能源是正力投資和蔚來的合資公司,業務涉及蔚來首款量產車ES8的電池包。
憑借創始團隊早年積攢下來的行業資源,正力新能成立后迅速打開了市場,2021年營收逼近15億元。
但命運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2022年,合作客戶威馬汽車的轟然崩塌,讓正力新能墜入業績低谷。2021年到2022年,正力新能的歸母凈虧損從4.02億元擴大至17.19億元。正力新能稱,這主要是因WM客戶的業務營運發生重大不利變動所致。外界認為,“WM客戶”指的即是威馬汽車。
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汽車,是國內最早的造車新勢力之一,該公司曾與蔚來、小鵬、理想齊名,一度處于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2022年,威馬汽車傳出全員降薪、經銷商大面積退網等一系列負面消息。2023年,債務纏身的威馬汽車申請破產重整。
根據正力新能的招股書,因威馬長期延遲結算且無法結算其應收款項而停止向威爾馬斯特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溫州)有限公司和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交付用于BEV的三元電池產品,導致正力新能三元電池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26.28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4.48億元。
“WM客戶事件的部分影響延續至2023年。我們花費大量時間與新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獲得定點及加大量產。因此,盡管2022年已停止向WM客戶銷售及交付,但因我們無法及時補足假設WM客戶事件未發生的情況下向WM客戶交付及出售的采購量,2023年的銷售仍受到不利影響。”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稱。
雖然失去了威馬這個客戶,但正力新能源很快又找到了零跑汽車,并成為這家“黑馬”汽車企業的核心電池供貨商。“我們與零跑汽車開展了全方位戰略合作,已實現對其全部暢銷車型的批量供貨,并參與其某出口歐洲車型的獨家供貨。”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
2023年至2024年,零跑汽車收入從168億元增至321億元,2024年總銷量同比增長103.75%,由此帶動正力新能的收入從41.61億元增至51.3億元,歸母凈利潤從-5.89億元變為910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招股書顯示,正力新能目前是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車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截至2024年底,正力新能對零跑汽車核心BEV車型的銷售滲透率及對上汽通用核心 PHEV產品 GL8陸尊PHEV的銷售滲透率達到50%以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中國市場,按2024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計,正力新能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三元動力電池市場及動力電池總體市場中排名第九名;按2023年的裝機量同比增速計算,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前十的企業中排名第二名。
曹德旺間接持股,借儲能與船舶航空突圍
公開資料顯示,曹芳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妹妹,她于1987年8月至1994年9月擔任福耀玻璃銷售部經理,于1994年10月至2014年4月擔任福耀玻璃董事及副總經理。2014年,曹芳因個人原因從福耀玻璃副總經理崗位離職。
2022年,正力新能完成A輪融資,海松資本、中金上汽新興產業基金及多家地方國資聯合注資24億元,將公司估值推高至144億元。2023年11月,新中源創投將新中源豐田50%股權轉讓予正力新能,作價約33億元。2024年7月,正力新能完成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新中源創投、東南投控、蘇創能源投資,公司投后估值提升至18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曹德旺也間接入股了正力新能。根據正力新能源招股書,曹德旺全資擁有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福建耀華73.56%的權益,而福建耀華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份。
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能尚未達到最佳的規模經濟效益,其規劃到2026年將電芯產能增加至50.5GWh,較現有產能增加一倍。正力新能此次赴港IPO主要目的,正是募資用于產能擴張。
按發售價每股股份8.27港元計算,正力新能此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9.275億港元。其中,約80%將用于產能擴張及建設智能制造設施及柔性生產線;約10%將用于各項研發活動;約10%將用作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撥資。
如今,國內車用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獨大”的格局,盡管正力新能位列行業前十,但市場份額仍然有限。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46.01GWh,市場份額為45.08%;比亞迪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35.02GWh,市場份額為24.74%,兩家合計市場份額接近七成。正力新能的市場份額僅1.8%。
在這種情況下,正力新能并沒有選擇死磕車用動力電池,而是將儲能電池以及船舶、航空市場作為新的突圍方向。
招股書顯示,正力新能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第一家獲得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公司,也是蘇州市首批“低空經濟”領航企業。正力新能的航空電池產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鐘快充至80%電量,20%低電量狀態下仍可實現12C高倍率放電,產品可實現航空級別安全標準。
此外,正力新能也沒有缺席固態電池、鈉電池等新興賽道的競逐。目前,正力新能鈉離子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為130Wh/kg,目標是實現超過160Wh/kg的高能量密度及超過3000次循環壽命。
2024年4月,正力新能發布首款雙重半固態超長續航高能量大圓柱電池——正力·騏龍,和在滿足300Wh/kg的基礎上最大可實現4C快充的46尺寸大圓柱電芯。基于該大圓柱電芯,正力新能發布了目前新能源乘用車行業最高170kWh“正力·騏龍”電池系統。
濮振宇
汽車與出行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汽車產業政策、行業企業轉型等,對自主品牌、主流合資品牌關注較多,擅長分析報道。 聯系郵箱:puzhenyu@eeo.com.cn 微信號:pzy36996349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