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媒體采訪,他揭開了一個多年被忽視的真相,也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幫助我們理清,當下特朗普加征關稅背后的思路。
在關稅愈演愈烈的時候,特朗普也迫切需要有人站出來向全球闡述他的理念,最近美財長貝森特接受了卡爾斯的采訪,一定程度上為我們解釋了,為什么特朗普要加征關稅,以及美國經濟所面臨的結構性失衡。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感知到了全球化的被迫變化。
這其中是以美國加征關稅而開始改變的。
但很多人提到美國為什么加征關稅,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今天我們從美財長貝森特的角度,來幫助我們理解特朗普加征關稅背后的邏輯。
轉型必然會伴隨著陣痛,這是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復強調的觀點。
但美國經濟為什么需要轉型呢?甚至是以加征關稅的方式,這是我們需要去理解的一點。
過去多年來,美國一直都是他締造的全球化貿易規則之下,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美國在享受到來自全球廉價商品的優勢時,自身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結構性問題。
按照貝森特的說法,多年來美國中產被一點點掏空,這次關稅就是送給美國中產的禮物。
貝森特說,這不是夸張,而是有真實數據做支撐。
按照美國一些經濟學家的研究,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美國損失了240萬個工作崗位,來自我國商品的沖擊打擊了美國制造業,哪怕是到今天,美國工人群體也沒有緩過來。
最終,全球化讓美國精英群體越來越富有了,但支撐美國經濟的中產卻經歷了平均壽命下滑,地方經濟崩潰,父母對孩子未來失去信心的過程中。
而這,促使特朗普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關稅計劃。
特朗普認為,美國精英在過去的全球化中已經賺得足夠多了,接下來是時候改變美國中產了。
按照特朗普的關稅計劃,美國對外加征關稅,可以每年帶來3000億到6000億美元收入,這些收入主要來自外國生產商。
而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也支持了這一點,此前對我國加征20%的關稅,僅僅使美國物價上漲了0.7%。
如果按照10%的關稅來測算,對美國的影響大致如下:
外國生產商自己承擔約4%的成本,外幣匯率變化吸收約4%,美國消費者則承擔約2%的一次性漲價,而10%的關稅則可以用于抵扣國內稅收,而這個計劃的目的,還不僅僅是增加稅收。
最終特朗普真正的目標,就是讓制造業回到美國。
一開始,關稅收入會非常可觀,但隨著工廠逐步回流,會出現兩個變化,第一個是關稅收入會逐步減少,第二是新增的工作機會和商業活動會帶動國內稅收上漲。
最終這會導致美國貿易逆差縮小,制造業重啟,而美國工人的工資將真正提高。
這背后就代表著美國經濟重心的轉變,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美國經濟轉型。
貝森特說,華爾街這些年賺得夠多了,現在該輪到美國普通中產了。
這套理念,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國當下的現狀。
盡管全球化讓美國普通消費者也能夠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比起物價,他們承受了美國工作機會的流失,以及鐵銹地帶的去工業化。
傳統藍領工人處境愈發糟糕;而華爾街背靠美元收割全球,反而在全球化之下賺得盆滿缽滿。
最終,這也導致美國出現了中產萎縮。
過去美國民主黨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補償失敗者”。例如利息減免,亦或是發放各種補貼救助金等等。
而貝森特認為,我不覺得底層的50%美國人是失敗者,問題是整個體系沒能照顧到他們,我的設想是,通過有策略的關稅,把這個失靈的經濟體系重新調整。
最后貝森特說,盡管計劃推行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但他相信,只要堅持,美國的經濟格局可以在4年內發生真正的變化。
貝森特和特朗普都認為美國經濟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甚至中產出現了真空萎縮,這應該是正確的結論,但僅僅靠加征關稅,并不足以解決美國經濟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換句話說,哪怕是減免國內企業稅收,美國也已經不具備低廉勞動力成本優勢,一個靠科技創新提升生產力的發達國家,無論如何也變不成勞動密集型發展中國家,這是本末倒置。
除此之外,美國目前的失業率僅僅只有5%左右,這根本不需要制造業回流,以如此低的失業率,即便是制造業回流到美國,也沒有美國年輕人愿意再從事工廠流水線的工作。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美國的財富分配方式,當然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在全球化崛起的過程中,財富并沒有被中產享受到,反而被華爾街全部截獲。
這不是制造業回流的問題,而是美國財富分配方式的問題。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作為生產大國,其收入方式也需要再分配,但和美國的邏輯又是不同的。
美國面臨轉型,特朗普卻錯誤地認為引進制造業回流可以解決美國中產的困境;美國人均GDP8萬美元,如何在人力成本上和我國人均GDP不足兩萬美元競爭?
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但卻不是可以靠關稅來解決的。
客觀來說,美國的確也需要轉型,面臨財富失衡,貧富差距過大,這些都是美國客觀存在的現實,但這種轉型疊加到關稅上,一定是大錯特錯的。
更諷刺的是,當我國在努力邁入高消費轉型時,特朗普卻希望把美國拉入工業化時代,這完全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這也再次證明了美國關稅的邏輯錯誤。
關稅顯然不是美國中產的禮物,美國中產真正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就收入再分配進行的利益權衡。
對美國來說,要想繼續維持當下數百年的領先,的確是需要做出改變和轉型,但絕對不是以關稅為基礎之上的轉型。
而這錯誤的路徑,可能會將美國經濟拉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