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天順路一家名為“清苗良咔”的推拿理療館里,三名成年人正合力按住一名六個月大的嬰兒。
成都一推拿館給6個月嬰兒刮痧
嬰兒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中,刮痧板反復摩擦著幼嫩的脖頸皮膚,工作人員卻聲稱“刮習慣了沒有感覺”——這段發布于2025年4月16日的視頻,將中醫傳統療法與現代商業利益媾和的荒誕劇碼推向輿論風暴中心。
當推拿館負責人以“家長同意”“免費服務”辯解時,我們有必要清醒認識到:這場披著傳統文化外衣的醫療鬧劇,本質是資本對科學倫理的踐踏。所謂“兩頸動脈之間安全操作”的說辭,在醫學解剖學面前不堪一擊。
嬰幼兒頸部皮膚厚度僅0.04毫米,相當于成人皮膚的1/3,此處密集分布著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粗暴刮擦可能引發心率驟降甚至休克。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4年的臨床數據顯示,因不當刮痧導致頸部血管損傷的嬰幼兒案例,三年間增長了470%。
刮痧療法標榜的“活血化瘀”在現代醫學語境下更顯荒謬。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實驗證實,所謂“出痧”不過是機械損傷導致的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與拔罐、放血等偽療法同屬自殘式治療。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024年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刮痧宣稱的91種適應癥中,87%缺乏隨機對照試驗證據支持,剩余13%的研究存在嚴重設計缺陷。這種通過制造創傷來“排毒”的原始思維,與中世紀歐洲的放血療法如出一轍,都源于人類對疾病本質的認知匱乏。
值得警惕的是,中醫利益集團正通過標準制定實現偽科學合法化。中國中醫科學院主導的《刮痧技術操作規范》國家標準,將“痧癥”定義為“經絡氣血不通”,這種虛構的病理概念被包裝成22種適應癥。
而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版《疾病分類》明確指出,“痧癥”不屬于任何醫學認證的疾病單元。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該標準制定單位同時經營刮痧師職業培訓,形成從標準制定到商業變現的完整產業鏈。這種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操作,使得成都推拿館能公然宣稱“出生9天嬰兒可刮痧”卻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嬰幼兒醫療安全防線正在被傳統糟粕洞穿。涉事推拿館的工商登記顯示其僅為“美容美體服務機構”,卻長期開展兒童診療業務。市場監管部門核查時,店家竟以“家長自愿”為由逃避追責。
這種監管漏洞與2023年廣西嬰兒艾灸燒傷致死案如出一轍,暴露出我國非醫療機構非法行醫的治理困境。
更令人憂慮的是,某中醫專家在媒體辯護時聲稱“三歲以上可考慮刮痧”,這種毫無循證依據的建議,實則為商業機構繼續殘害兒童發放免罪金牌。
當中醫利益集團用“文化傳承”綁架科學精神時,我們必須重申醫療行為的底線:任何療法在應用于人體前,必須經過雙盲試驗驗證,明確風險收益比。
成都衛健委對涉事機構“不屬非法行醫”的認定,本質上是對現代醫學倫理的背叛。那些高喊“中醫博大精深”的既得利益者,可敢讓自己六個月大的孩子接受頸部刮痧?
當傳統與科學碰撞時,我們選擇站在嬰兒撕心裂肺的哭聲這邊——因為真正的醫學進步,從來不以犧牲弱者作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