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張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在學術的穹頂與思想的瀚海之間,總有人以獨特姿態詮釋高度與深度的共生。
4月19日下午,姚明受邀走進西湖大學,與校長施一公及師生們展開了一場關于“高度與深度”的對話。
△姚明幽默回應如何評價奧尼爾
這場以體育與科技為主題的交流,吸引了數百名師生參與。
活動現場設在學術環二號門大廳,溫馨的沙龍式布置讓整個對話氛圍格外輕松。值得一提的是,活動門票在前一天就被一搶而空,足見這場跨界對話的火爆程度。
姚明的幽默與施一公的哲思,展現了體育與科學領域背后的共通邏輯——對極限的探索、對創新的執著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活動現場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高度與深度
2.26米的身高讓姚明成為籃球場上的巨人,但他的人生高度遠不止于此。從NBA賽場到公益事業,姚明詮釋了什么是高度與深度。
“體育,要靠對手來逼迫你達到極限。”2000年悉尼奧運會,他第一次見到那么多的世界級運動員。在奧運村的紀念品商店,姚明看到一張開幕式全景照片,上萬名運動員匯聚一堂,自己卻“找不到2米26的身影”。姚明分享的這個細節令人動容:“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世界那么大,我要去探索一下。”巨大的好奇心促使他努力打球,想辦法走得更遠,也推動他不斷突破自我。
他挑戰NBA,后來又選擇做公益和教育。
活動現場 記者 姚群 攝
在姚明看來,體育不僅是競技,也是一種很好的育人方式,希望通過姚基金,讓更多孩子體驗體育帶來的成長。“姚基金的一句口號叫‘以體育人’,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不僅要和自己較勁,還要和別人合作、和對手競爭。不管輸贏,總有下一回合。這些,像小的社會實踐,讓你感受未來職場中可能會面對的情緒。”
偶然與必然
姚明和施一公分享了他們如何樹立人生理想的故事。
活動現場 記者 姚群 攝
兩人的經歷看似迥異——一位是籃球巨星,一位是頂尖科學家,但背后卻有著相似的邏輯:時代機遇、家庭影響、個人選擇及面對挫折時的堅持與調整。
姚明笑稱自己當年去NBA是“出國務工”。他的職業路徑深受家庭影響:“我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在‘體育大院’長大,小的時候還不知道怎么做選擇,但很以父母為榮,希望向他們學習。”他坦言,自己最初并未刻意規劃職業道路,而是“自然而然”地走上了籃球之路。
施一公的職業選擇則更具戲劇性。他坦言小時候酷愛繪畫。家庭的變故改變了一切——父親意外去世后,他幾經輾轉重回學術道路。
“愛好只作為愛好,是不是比作為職業更好?”施一公表示,他曾多次追問自己,“不過,選擇學術研究后,我的內心非常愉悅,從來沒有后悔過。”
談及職業選擇,姚明用“電子游戲”巧妙比喻:“如果重玩一次游戲,你會選相同角色嗎?”現場學生紛紛舉手選擇“不同路徑”。
在變化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賽場”,可能更為重要。
鎖與鑰匙
活動現場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無論是運動員還是科學家,都難免遭遇低谷。
當主持人問及“如何在屢戰屢敗的迷茫時刻克難攻堅,保持信心”時,姚明表示,每個人的方法不同,每個人都是一把鎖,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鑰匙。
不管是在賽場上還是在科研過程中,都會面臨很多的壓力,有沒有面對挑戰和壓力的“靈丹妙藥”?
姚明建議,要學會“擰開關”:“保證吃好、睡好。我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事業,工作時肯定是全力以赴的。學會分割生活和工作是面對壓力非常好的辦法,學會調自己的‘開關’,學會‘擰來擰去’。”
臨摹與自成一家
如何從行業的參與者成長為領導者?
姚明以“書法”作比,學寫字,先在田字格里臨摹,最終自成風格。“有一天你的字寫成了書法,這就是領導力。”
施一公補充,在學術界,領導力也是一種自信和一種品位,大學是做學術的地方,當學術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可以有一種學術領導力,吸引同行共同攻克難題。
當被問及國際化合作的見解時,姚明給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他用自己重返校園的經歷,詮釋了跨界合作的真諦。
姚明首先重新定義了“國際化”:“國際化實際上是和一個你不認識、不熟悉的人進行合作。”他表示,這種陌生感不僅存在于國際之間,也存在于地區之間,甚至代際之間。
31歲重返大學校園的經歷給了姚明深刻啟示。雖然學校為他安排了單獨的小課,但真正讓他獲益匪淺的,卻是和比自己小近十歲的同學們一起上的大課。
“那些同學提出問題的角度打開了我的視窗,是我這個年齡的人想不到的。”姚明感慨,這也是一種合作,差異帶來了不同的角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能帶給你所沒有看到的東西,沒有想到的東西。”他用化學反應來形容這樣的優質合作,不同元素相遇,產生新的化合物。
差異,成為了推動創新的動力。
這場持續一小時的對話,既有思想的深度碰撞,又不乏輕松愉快的互動。
活動最后,西湖大學師生向姚明贈送了一幅用科學元素繪制的《望川》,姚明則回贈了姚基金的籃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