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11日是第29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題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近日,由中國帕金森聯盟主辦、靈北中國支持的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題活動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展開?;顒油ㄟ^疾病科普、專題講解、專家答疑、患者交流、智能設備體驗等多種形式,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對帕金森病篩查、防治的認知,并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實用的康復指導和體驗。同時,活動呼吁醫療機構、科研單位、企業及公眾等共同行動起來,為實現健康老齡化注入新動力。
在4月20日于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舉辦的活動中,帕金森病領域的權威專家聚焦于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及解決方向、早篩早診、以及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等核心議題。通過專家講座、圓桌討論和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入探討了帕金森病的臨床挑戰、患者護理和治療方法,并為高風險人群提供了風險篩查、康復跟練、公益咨詢等服務。
早期診斷:鎖定疾病干預的“黃金窗口”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與老年人群密切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率持續上升。其中,帕金森病已成為繼阿爾茨海默病之后,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研究提示,我國帕金森病患者人數高達362萬人,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數將上升到500萬,約占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的一半。這一趨勢對醫療資源的精準配置和疾病管理模式的創新提出了迫切需求。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執行主任陳彪教授(主辦方供圖)
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是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在活動現場,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執行主任陳彪教授在主題演講中強調,作為與衰老緊密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但要更早期診斷,離不開綜合預測模式。從患者出現第一個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到符合臨床診斷標準,這之間的前驅期階段可長達20年。目前,通過納入遺傳、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危險因素,及前驅期相關癥狀和體征,我們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前驅期患病概率和未來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萬新華教授
帕金森病的發病率高,但其診治率和識別率卻并不高,特別是早期患者往往容易漏診、誤診、延誤治療。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萬新華教授指出,帕金森病臨床表現一般有運動癥狀與非運動癥狀兩種。運動癥狀的特點可以歸納總結為慢、抖、僵、倒;非運動癥狀則通常表現為便秘、情緒低落、抑郁、嗅覺障礙以及夜間睡眠障礙等。臨床中,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運動癥狀出現5年、10年甚至20年前,就已出現非運動癥狀。這些非運動癥狀的出現,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得帕金森病,但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希望這些患者能夠被盡早地識別出來,盡早得到治療。
“早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是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和環境,甚至通過一些健康輔助手段,延緩帕金森病的發生、發展。因此,公眾主動對健康進行管理、提前預防是非常重要的。”陳彪教授強調。
持續獲益:從藥物治療到長期管理
國內最新的帕金森病治療指南指出:確診帕金森病后,無論是否影響到生活質量,都應盡早開始治療。治療不僅要立足當前,還需進行長期管理,以實現長期獲益。帕金森病的治療、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實現科學、規范的全病程管理,需要醫生、患者、照護者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從早期高效篩查到問診到后續的家庭照護等形成一個閉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老年常見重大疾病發病率逐步增加。為了推動我國老年醫學的發展,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式批復成立了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為各級醫院賦能,全面提升老年健康預防、診治、護理、康復、監測評估體系。
2024年3月,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分中心落地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分中心依托宣武醫院在老年疾病臨床診療技術方面的優勢,圍繞老年健康和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以老年人功能綜合評估和疾病早篩為重點,針對存在功能障礙和慢病風險的老年人,制定個性化健康指導和醫療方案,采用多學科分級診療管理團隊,協同不同??瀑Y源,為老年人提供多學科融合、個性化健康指導和醫療服務,構建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綜合防治服務新模式。
北大醫療集團黨委書記、平安健康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友剛表示,帕金森病作為常見的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整個疾病周期的管理是相當專業且具有挑戰性的,正因如此,更需要將綜合金融和醫療健康、醫療養老互相融為一體。平安集團和北大醫療一直在積極探索醫險協同的新模式,創新體系、創新能力、創新產品,希望能夠從健康風險評估到健康干預,全方位促進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多方協作:構建診療-科研-社會支持網絡
應對帕金森病這一復雜且長期的健康挑戰,需要醫院、企業、科研機構及政策制定者的深度融合。陳彪教授在活動現場表示:我們正通過數據共享、技術轉化和資源整合,構建“診療-科研-社會支持”三位一體的協作網絡,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并提升患者獲益。
作為此次活動的支持方,靈北是一家專注于神經科學的全球制藥公司,致力于促進腦部健康,改變生活,帕金森病也是靈北關注的重點疾病領域之一。長期以來,靈北始終堅守“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憑借在神經科學領域70多年的研究和開發經驗,不僅提供現有的創新治療藥物,還在不斷優化和創新治療方案。目前正在早期臨床階段的小分子藥物,有望在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控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希望通過不懈努力,為中國帕金森病患者帶來更多創新治療選擇,為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貢獻力量。
靈北中國(內地與香港)代理總經理楊韶華女士表示:“在應對帕金森病這一疾病挑戰中,政府相關部門、協會、醫院、企業及患者組織正形成多維協作網絡,通過疾病科普教育和全病程管理體系建設,持續完善帕金森病從早期識別到全病程管理的閉環支持生態。作為腦部領域的專注創新者,靈北將積極發揮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積淀,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我們相信,通過各方的持續努力,能夠持續提升公眾對帕金森病早期診療的認知,更好地助力帕金森病的精準篩查和高效防治,為健康中國2030貢獻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