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巴中市與南充市相繼發布醫療機構注銷公告,兩家曾因多次醫保違規被處罰的民營醫院——巴中廣濟中醫康復醫院和南充南煉康復醫院正式退出市場。
這一事件引發業內對民營康復醫院經營困境的關注。
巴中廣濟中醫康復醫院
巴中廣濟中醫康復醫院(原仁愛中醫康復醫院)成立于2018年,經營范圍涵蓋中醫科、內科等多個專科。2025年4月8日,巴中市衛健委同意了廣濟中醫康復醫院的主動注銷申請。
? 2022年11月,該院因“串換計費、重復計費”被巴中恩陽區醫保局通報,追回違規醫保·基金1684.64元并處1倍罰款。
? 2023年11月,該院再因“偽造醫學文書、虛構醫藥服務項目”被重罰,違規金額遭5倍處罰,并被解除醫保協議。
? 2024年10月,醫院更名并變更法人,試圖“重啟”,但僅5個月后仍主動申請注銷。
南充南煉康復醫院
無獨有偶,南充南煉康復醫院在2025年3月19日被南充市衛健委宣布注銷,命運軌跡更為直接:
? 2023年12月,該院因“偽造醫學證明”違規使用醫保基金492.16元,被處以1722.56元罰款,并暫停檢驗科醫保服務9個月。
? 2024年12月31日,因多次違規及風險線索,其醫保協議被全面暫停。
? 2025年3月19日,南充市衛健委以“逾期未提交校驗申請或已歇業”為由,依法注銷其醫療機構資質。從暫停醫保到注銷僅隔3個月。
醫保依賴與監管收緊雙重擠壓
兩家醫院的命運折射出民營醫療機構的普遍困境。
據業內人士估算,非公立醫療機構收入中醫保占比超七成,但DRG/DIP支付改革下,民營醫院因編碼能力弱、管理粗放陷入虧損。某地醫保數據顯示,2023年實施DRG后,民營醫院虧損組比例達42%,顯著高于公立醫院的27%。
隨著國家醫保局對康復行業的監管趨嚴,近年來全國多地出現醫藥定點機構“解綁”醫保服務的現象,部分醫院主動或被動脫離醫保體系。特別是最近兩個月,取消醫保資格的公告發布頻繁,醫保正在成為一把雙刃劍,許多醫院因醫保而興,也因醫保而衰。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打擊騙保力度的加大,靠騙保維持經營的民營醫院將難以生存。一旦被取消醫保資格,不僅要承擔巨額罰款,恢復醫保定點資格的可能性也極小,打擊十分致命。
知名醫改專家、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原副局長徐毓才表示,在大數據“天眼”之下,醫療服務行為幾近“透明”,診療記錄與醫保收費記錄不符將成為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甚至騙保的證據。在新的醫保環境下,醫療機構唯有合法合規經營才能長久生存。
· 歡迎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信息來源:四川省醫保局、康知了
編輯丨云自閑
本文系“康知了”綜合整理創作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部分內容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