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網紅滕順強夫婦被封號”沖上熱搜,這對網紅夫婦只因在一條美食探店視頻中女方舌頭上模糊的“菜花狀”異物,被部分網友指控患有尖銳濕疣——一種性傳播疾病。
這條未經證實的指控,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引發連鎖反應:餐館砸碗消殺、商家閉門謝客,甚至有人偽造醫療證明添油加醋。夫妻二人被迫踏上自證清白的漫漫長路,并最終迎來賬號封禁的致命一擊。這場事件背后,究竟是病毒可怕,還是人心更恐怖?
在去年的11月份,滕順強夫婦發布在一家食店的探店視頻,妻子張曼婧品嘗酸辣粉時,因0.5秒的舌部畫面被網友截圖放大,質疑其舌苔出現“菜花樣”病變。盡管夫妻倆第一時間曬出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口腔科報告,證明所謂“異物”不過是食物殘渣,但黑粉們卻如同嗜血鯊魚般緊咬不放。
有餐館為避嫌,竟將二人用過的餐具當眾砸毀;某餐飲店甚至發布消殺視頻,配文“驚聞滕順強夫婦到店,即刻關店消殺”,將恐慌營銷到極致。
甚至有商家直播掄錘砸碎桌椅,直播間同時掛出消毒柜購買鏈接。
2025年3月24日,滕順強夫婦在某餐廳消費后,商場對其用餐區域進行“重點消殺”,視頻上傳網絡后引發歧視爭議。盡管商場解釋為“每月常規流程”,可巧的是,消殺視頻恰好被網友拍下,配上“歧視傳染病患者”的標題沖上熱搜。夫妻二人徹底心寒,3月25日晚發布退網聲明:“累了,平常發視頻像發朋友圈,該做的檢查都做了,沒有任何傳染病。”視頻中的張曼婧眼眶泛紅,多次強調“希望大家多些善意”。
誰能想到,他們的退網聲明都會成為黑粉攻擊的靶子。黑粉們嘲諷:“心虛才退網”“早該封了”。4月21日,滕順強社交平臺賬號因“違反社區自律公約”被封禁,具體違規內容未明,但時間線與退網聲明及商場爭議高度重合。這對曾靠短視頻為生的小夫妻,瞬間失去經濟來源與精神支柱。
回顧整起事件,黑粉們的行為已遠超“質疑”范疇。他們偽造證據、煽動恐慌、人肉攻擊,將網絡空間變成獵殺場。可當滕順強拿出醫院證明后,這些“正義使者”卻集體失聲。令人發指的是,有人將張曼婧的正常體檢報告惡意篡改,配上“確診傳染病”的文字再次傳播。
這種“獵巫式”狂歡,折射出網絡時代的群體癔癥。人們不再關心事實真相,只愿相信最刺激的謠言。正如網友評論所言:“輿論預設了‘患病’立場,醫學報告也難破謠言之墻。”當法治精神讓位于流量狂歡,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截至發稿,滕順強夫婦的賬號仍未解封。這場始于舌尖異物、終于賬號封禁的事件,留給社會的不僅是反思。在流量至上的時代,我們是否正在親手摧毀信任與善意?當黑粉們躲在鍵盤后揮舞“正義”大旗,是否想過那些被砸碎的餐具、被消殺的店鋪、被摧毀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