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媒體看淮安”主題采風系列報道之五:
淮安打造“創新之核” 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是創新成果孵化、轉化與產業化的關鍵平臺。在淮安,各類科創載體和平臺的不斷涌現,為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4月19日上午,“長三角媒體看淮安”一行記者來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教產業園——正在聚焦打造的全市“創新之核”。
科教產業園
在“創新之核”規劃展示廳,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科教產業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葛玉海向大家介紹,淮安經開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創新之核”建設,持續深化“才聚淮水畔 智匯經開區”人才工作品牌,構建了引育留用的全鏈條人才生態,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葛玉海說,“創新之核”將以科教產業園為核心區域,聚焦“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區、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發展定位,通過三年努力,建成長三角北部具有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據了解,2024年是經開區全面建設“創新之核”的啟動之年。根據規劃,“創新之核”建設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的計劃有序推進,將其打造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增長極、產教融合示范區”,完成“十百千百十”目標,即“建成省級以上高水平創新平臺不少于10個、引培科創項目不少于100個、吸引不少于1000名高層次人才在園區創新創業、實現創新型經濟營業收入不少于100億元,年稅收收入力爭達到10億元……”
駐淮高校名單
“創新之核”的建設,如何集聚人才是關鍵。葛玉海向記者一行介紹了經開區打造“創新之核”、構建人才“引育留用”發展格局的思路。
一是靶向引才,精準對接產業賽道。聚焦“353”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需求,繪制產業“引才圖譜”,鎖定生物健康、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賽道。通過“以賽引才”“以會聚才”等形式,定期舉辦項目路演、創新創業大賽等,全年招引“小而美”人才項目60個,實現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引育突破,全年集聚新增高層次人才190余名。
二是產教育才,雙向奔赴破解需求。依托駐區高校資源,建立產教聯合體,摸排校地融合供需清單,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組織校企專場對接會,促成技術合作項目。近年來持續突破國家專項人才計劃的招引和培育,為全市人才工作首獲全省同組考核第一名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三是暖心留才,深化“千企百校”協同創新行動,營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的創新創業生態。落實“益企賦能”人才企業服務制度,對人才科技項目實行精細化跟蹤管理。堅持人才服務“五必到”機制,組織全區180多名人才服務專員深入企業,主動送策解難,推動形成“存增互促、引育一體”的發展格局。
四是協同用才,發揮產業發展優勢,緊扣重點人才企業發展需求,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去年解決重大技術難題15項,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15項。
目前,科教園區擁有智慧谷、軟件園、留學創業園、中移在線、浙大網新等多個科創載體。轄區擁有8所大中專院校,新型研發機構16家,2024年新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入庫省級制造業中試平臺7家。校地合作持續推進,淮陰師院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研究院與博崴特等科技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申報專利25項,上海交大蘇北研究院靈境元宇宙中試平臺等入選省制造業中試平臺重點培育庫,漢邦科技成為蛇年科創板IPO過會“第一股”,為智慧谷科創平臺服務的首個科創板上市企業。
漢邦科技
在科教園區,記者們先后參觀了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安生物健康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園區一家專注于色譜分離純化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公司以生物制藥領域為核心,為下游客戶提供以色譜技術為支撐的藥物純化設備、耗材及整體解決方案。
漢邦科技的主要產品線涵蓋生物制藥下游純化設備、小核酸合成與純化裝備、工業制備液相色譜系統、超臨界流體色譜系統及連續色譜系統等。其解決方案覆蓋抗體、疫苗、細胞基因治療藥物等新興領域,并為小分子藥物(如抗生素、造影劑)和大分子藥物(如重組蛋白、單抗)提供從工藝開發到工業生產的全鏈條服務。典型客戶包括恒瑞醫藥、正大天晴、麗珠集團等國內知名藥企,產品遠銷德國、英國、印度等國際市場。
近年來,漢邦科技牽頭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的研制與應用開發”,截至2024年底,漢邦科技共擁有139項境內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0項)、境外發明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56項。2025年3月,公司最新申請“層析柱密封組件”專利(公開號CN119607624A),進一步優化設備密封性能。2025年2月,公司科創板IPO過會,擬募資5.98億元用于產能擴建及技術升級,加速國際化布局。
淮安生物健康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原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與淮安市政府共建的食品營養與生命健康領域核心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該中心擁有完善的科研設施和成果轉化條件,包括6個實驗室、4條中試生產線,以及超過180臺/套的儀器設備。此外,中心已獲得十二項專利,成功推進了3個產業化項目,并孵化了2家公司,其中包含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心還取得了2個生產許可證,并授權了15個商標。迄今為止,中心已主辦超過20場次的科普講座,與100多家校企建立了合作關系,實現了平臺、人才、技術的協同創新。
漢邦科技
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已投入近1700萬元建設高端生物智造中試平臺,該平臺主要聚焦于蛋白質設計、修飾與合成的研究工作,為診斷試劑、特殊醫學用途食品以及蛋白藥物原料的研發生產提供關鍵支撐。目前,該實驗平臺計劃逐步提升至省級平臺,最終目標是構建國家級平臺。在成果轉化方面,中心研發的動物健康膳食產品已實現產業化,人用健康膳食系列產品也逐步推向市場。下一階段將致力于口服蛋白藥的研發,以期在醫藥健康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據了解,近年來,淮安堅持以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為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培育壯大“353”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大力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打造科創企業集群、加強科技資源招引、提升創新生態濃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產業創新帶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積極向新興工業強市邁進。
截至目前,淮安全市已建有各級科創載體70家,其中眾創空間2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1家、科創綜合體20家。無論是以企業為主導的平臺、新型研發機構的平臺、還是公共服務平臺,這些平臺發揮著強大的“磁場效應”,不斷催生創新產生“核裂變”。(魏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