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將迎來倒計時200天的關鍵時刻
廣州賽區的多座體育場館的
維修改造也進入了
最后沖刺階段
帶你直擊場館改造的最新進展
200天后,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粵港澳三地拉開帷幕,這些承載過無數大灣區城市記憶的體育場館,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靜候這場體育盛會的到來。
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節能減排
打造全民健身的運動公園
走進正在進行改造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幾十名一線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為場館的改造做著收尾工作。
作為國內設項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體育中心之一,這里為承辦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而建,成功承辦九運會、亞運會等諸多大型賽事開幕式及比賽項目,是廣州的城市名片。
在倒計時300天前夕,體育館內還未加裝座椅,大部分區域仍在施工中。如今三個多月過去,奧體中心體育場已經煥然一新,整體上已基本完工,藍色、紫色的座椅正在加裝中。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升級改造項目設計總負責人羅建河介紹,奧體中心本次改造內容有體育場、副場及新建賽事指揮中心、游泳跳水館、室外工程、智慧場館、無障礙工程、夜景照明、附屬場館立面工程,規劃建設充分體現了“雙碳”目標與“體育強國”戰略的深度融合。
“體育要為人民的健康需求和社會發展賦能。因此,這次改造除了滿足賽時比賽的各項要求之外,我們還希望它在賽后能成為人民的體育公園,成為城市辦賽的寶貴遺產。”羅建河介紹道。
在場館改造的過程中,“兼顧賽時賽后利用”的理念貫徹始終,中心體育場的二層完全開放,賽時為觀眾大型疏散平臺,賽后將成為適應嶺南氣候的開放式全民健身活動空間。
在節能減排方面,此次改造將體育場原本的玻璃全部去掉,使之變成了一個半室外的場景?!霸緢鰞仁墙ㄓ兄醒肟照{的,現在取消了之后,減少了接近30%的空調負荷。”
此外,在建筑的屋面上增設了光伏發電板,通過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全年可以減少接近200噸的碳排放量。
據悉,省奧體中心體育場按計劃今年6月底驗收移交。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全新的奧體中心將以主場館的身份亮相,為田徑、跳水、水球賽事提供保障。
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曾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游泳跳水項目的主要比賽場館。賽后作為國家南方訓練基地,以滿足國家隊冬訓及廣州亞運會之后舉行重大賽事的要求。在年底的十五運會中,這里將承擔水球與跳水賽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改造通過拓寬跳臺、更換2025年最新跳板、增設陸上訓練器材等,滿足第十五屆全運會高標準體育建設需求,延長場館使用周期及助力場館未來運營發展。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
生態化改造
重塑“賽事+民生”雙棲地標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建成于2007年,是以“廣州速度”建造而成的一座圓形穹頂、合金內架、外飾貝殼光澤進口拉膜的極具摩登感的現代化體育場,是大學城最為絢麗的標志性建筑。
這里曾舉辦過東京奧運會七人制橄欖球項目亞洲區女子資格賽、足球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世界女子七人制橄欖球系列賽、第16屆廣州亞運會足球和橄欖球比賽等多項重大體育賽事。
在建成的18年后,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即將在全運年迎來它的“成人禮”,作為U16女足和越野輪滑項目的比賽場館。
去年12月31日,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已經完成工程聯合竣工驗收,移交給場館使用單位進行試運行。
“目前,場館已經陸續舉辦了一些賽事,同時也承接了一些演唱會等活動。”廣州協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經理林正秀介紹。
“在這次改造過程中,我們結合大學城中心湖公園和周邊自然山體,將其作為一個整合自然山水的基底,旨在打造一個既開放又共享的生態體育公園。不僅強調場地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在賽后給市民提供了一個日常休閑健身的空間?!绷终惚硎?。
廣州協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經理助理嚴世杰介紹,本次改造設計主要有兩大亮點?!?strong>一是采用了環抱式景觀園林,新建了多個小廣場,園建采取飄帶式造型設計,力求營造一種‘步移景異’的視覺體驗;二是修整了室外園林,結合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對植被進行升級,突出嶺南特色?!?/p>
此外,本次改造還引入先進科技,建設智慧型體育場館。
據介紹,AR實景導航系統使觀眾能夠“一部手機暢行場館”;新增LED屏與專業聲學系統,打造沉浸式媒體空間;標準時鐘系統提供專業賽事基礎設施,滿足國際賽事標準。
同時,升級消防自動報警系統、電力系統等,確保大型賽事期間的安全與高效運行。
廣州體育館
科技賦能
無障礙設計達“全鏈關懷”標準
建成于2001年的廣州體育館,曾舉辦過九運會的體操決賽和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
在維修改造前,這里面臨設備老化、場館漏水、墻面地面破損、無障礙設施不規范和缺失等問題。歷經256天全面煥新,廣州體育館以“全場景智慧化、全齡段無障礙”的全新姿態正式亮相。
全運會期間,廣州體育館1號館將作為十五運會女子U18排球、蹦床項目和殘特奧會輪椅籃球項目賽事的比賽場館。
據廣州市恒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總工程師楊春明介紹,此次改造以科技賦能實現場館功能升級,館內增加配置了3D視覺閘機、AR導覽導航、安防監控、光影互動等數字化、信息化系統,為賽事和活動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服務。
“從進場到落座,科技感將無處不在?!?/strong>據了解,場館入口的3D視覺閘機可在0.3秒內完成人證核驗,AR導航系統實時推送最優路徑至觀眾手機。
更為智能的是,部署在場館的2000余個AI攝像頭組成“天眼網絡”,可提前15分鐘預判人流聚集風險,自動觸發應急疏導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殘特奧會無障礙環境示范場館,此次維修改造將無障礙設計提升至“全鏈關懷”標準,完善及升級了廣州體育場館的無障礙設施,保障所有進場人員的通行安全。
從停車場到場館各出入口,從公共區域到競賽區域,全面改善了體育場館的可訪問性和安全性。
廣州市恒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機電工程師米雄演示了無障礙服務。“場館中心設置有無障礙服務中心,可為殘疾人提供手語、語音文字、3D手語翻譯等服務,也可以直接按鈴呼叫服務人員,尋求線上人員的幫助。”
此外,場館內外均配備了無障礙查詢屏、無障礙智能服務樁等,將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地圖、出行指引、一鍵求助等服務。
此外,楊春明表示,此次改造結合原體育公園及場館極具嶺南特色的騎樓步行空間,打造具有嶺南人文特色的精彩全民運動空間。
體育館南廣場作為主要出入口之一,以原有廣場雕塑為中心,新增嶺南特色的木棉花花壇,讓廣場形象更鮮明,提升廣場景觀效果。
灣區心跳已加載99%!
你認為哪個場館會成頂流?
評論區見!
News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編輯 | 張源
校對 | 劉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