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股份再現增利不增收。
4月21日,歌爾股份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63.05億元,同比下降15.57%;凈利潤4.69億元,同比增長23.5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92億元,同比上升6.1%,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其他財務指標方面,歌爾股份資金回籠速度加快,應收賬款第一季度末余額為83.11億元,較期初的178.81億元減少53.52%;貨幣資金提升至217.44億元,較期初增加24.49%。
比照2024年一季度,歌爾股份再次出現了營收下滑,凈利潤上升。
對此,歌爾股份回復《鳳凰WEEKLY財經》稱,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產品項目生命周期正常波動和季節性原因。
華西證券發布研報進一步指出,歌爾股份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智能硬件部分客戶的產品處于生命周期中后段正常降量。利潤端的提升,在于2025年Q1公司外匯衍生品投資收益及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增加,共計帶來1.44億元的投資收益。
作為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企業,歌爾股份營收狀況與大客戶密不可分。據歌爾股份2024年年報,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達88.57%。
在業內人士看來,客戶相對集中,潛在的風險是與大客戶也深度綁定,休戚相關。再結合近期美國祭出所謂“對等關稅”后,歌爾股份股價波動,也顯示出企業需不斷夯實抗風險能力。
財報顯示,歌爾股份還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一季度研發費用為10.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33%。
當前,歌爾股份在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還有智能硬件方面都有所布局,其中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歌爾新興智能硬件產品注入了新活力。華西證券研報也指出,“用AI賦能消費電子終端,歌爾正在打開長期成長空間。”
今年1月,歌爾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攜超輕AI+顯示眼鏡、新一代智能交互指環手環等聲、光、電多領域技術解決方案亮相。此后的3月,歌爾青島大樓迎來Apple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到訪,隨后Jeff Williams還前往歌爾位于濰坊的揚聲器自動化生產線及模具中心,了解歌爾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對于未來發展方向,歌爾股份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將繼續秉持“精密零組件+智能硬件整機”的產品戰略,聚焦于服務全球科技和消費電子行業領先客戶,積極推動聲學、光學、微電子、結構件等精密零組件和 VR 虛擬現實、MR 混合現實、AR 增強現實、AI 智能眼鏡、智能無線耳機、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新興智能硬件業務的發展,同時持續加強在 MEMS 傳感器、AR HUD 模組等汽車電子領域內的業務拓展。
歌爾股份稱,在智能制造領域內,將積極打造 GPS 歌爾制造體系,積極應用先進AI技術,提升生產制造的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構建具有歌爾特色的面向未來的智能制造模式,不斷夯實公司作為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