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的千百種姿態中,很少有百試百靈的方法適合于所有人和事。
但有那么幾件事情,無論是誰,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不要停止的,一是健身,二就是閱讀。
“人要有靜氣,人要能坐在書桌前臺燈下,投入日復一日的練習。
很酷的人都是安靜又瘋狂。”
讀書,就是這樣一件既安靜、又瘋狂的很酷的事。
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特別采 (抓) 訪 (住) 了公司里的幾位趁早同事,獲得了她們的近期推薦書目,或許正適合成為你的下一本書~
@大力:
好身材養成中
我會帶著問題去找下一本要讀的書。
當我想要改善飲食時就去找飲食的書,對心理好奇的時候就去看心理學的書。
因為最近在參加“和瀟灑姐塑身100天”,飲食對塑身也很重要,所以在看《控糖革命》這本,收獲還是比較大的。
它主要講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為什么控糖,第二部分是葡萄糖峰值的危害,第三部分是控糖的小技巧。
如果血糖波動得很大,或者整天出現血糖葡萄糖峰值的話,人會更容易饑餓,更容易疲勞,精力也會更不充沛。
讀了這本書之后,使用它提供的這些控糖小技巧,應用到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覺得還挺有用的。
比如說:
1.吃飯的時候改變我的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后是主食,讓血糖水平曲線趨于平穩。
如果吃飯先吃主食的話,胃就會最先分解主食。主食里面的糖類、淀粉、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 升得比較快。 如果先吃蔬菜或者是蛋白質,就可以減緩血糖升高的水平。
2.醋也可以抑制血糖水平。
我們吃面條、吃餃子的時候,為什么要蘸醋?
因為它們都是碳水比較多的食物,而醋可以抑制阿爾法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速度。
書中還建議飯前可以喝一點蘋果醋,或者搞一點醋汁之類的。
3.飯后的話要多走一走,也可以抑制血量水平。
就像我們常說的“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比起甜食,早飯推薦吃咸香美味的早餐。
因為經過了一夜的空腹,你最先攝入什么,胃就會對它的反應更大一些。
同理,如果想吃零食的話,也可以換成那種咸香味的小零食。
如果想吃甜點的話,可以放在餐后吃,相當于在吃甜食之前胃里已經有東西,血糖已經在慢慢上升,就比在兩餐之間直接吃甜食的血糖水平波動得更加緩慢一些。
這些行為或者措施都是為了減緩血糖波動的水平,維持你的血糖穩定。
·大力的讀書筆記
??大力的閱讀習慣養成tips:
1.在通勤路上閱讀一個“番茄鐘”。
我的通勤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坐兩段地鐵,第一段人比較多,不方便拿書來看,就聽播客;第二段人就比較少了,正好可以看書。這一段地鐵的時間剛好是25分鐘一個番茄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整地讀一小段。
2.讀書筆記不是單純的摘抄。
我平時看書時會劃線,會記錄,摘入到我的備忘錄里,這些就是比較碎片的記錄。到周末的時候,或者是有整塊的時間的時候,又會記錄在我的讀書筆記手冊上。
昨天我看到一個很好的關于讀書筆記的觀點:
讀書筆記最重要的不是記錄,是會讓你更好地思考。
和之前腦子里的那些知識能夠相互聯系起來,真正地把它用到你的真實生活當中。
所以我的讀書筆記會寫成“事實”“行動”和“直接拿來用的東西”。
@貓貓
趁早新人主播
這是Sadie給我買的第一本書。
入職的時候,我就問她有沒有工作之后讀的書單推薦,她就說這本書就比較符合我現在讀,它叫《定位》。
這本書真的是硬知識。
·貓貓密密麻麻的筆記
比如,它里面提到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二元法則”:每一個品類只有兩個品牌能做主導,比如說可樂,可口和百事,你再也想不出來第三個了,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人的腦海里只能最多裝下排名第一、第二的,第三的好像大家就真的不會在乎了。
對于已經讀過的部分,我整理出來13條筆記:
1.企業和品牌要獲得競爭力,唯有聚焦。
2.如果想要給人留下長久的印象,就要簡化些。
3.聚焦于潛在顧客而非產品。
4.在做廣告,自尊與驕傲都會導致毀滅,狂妄自大者必將一敗涂地。
5.如果你不能在某一品類中爭得第一,那么就開創一個你可以成為第一的新品類。
6.要想使一個新品牌進入心智,就得刪除或重新定位已經占領品類的老品牌。
7.心智沒有空間接受不同的新事物,除非與舊事物有所關聯。
8.如果你有一個全新的產品,告訴潛在用戶,該產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訴他們是什么有用。
9.想要一個獨特的定位,你必須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尋找。
10.“二元法則”:每個品類最終只會有兩個品牌主導。
11.建立標準,讓競爭品牌以這個標準被人評判。
12.只要你勇于認錯,媒體就是最富有同情心的。
13.攔截的本質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意外。
??貓貓的閱讀習慣養成tips:
1.用番茄鐘記錄閱讀時間
“點擊開始,然后你就去讀書25分鐘,(時間到了)它會提醒你,進行這樣的一個循環。”
2.保護你的每日閱讀時間,將它放進日歷里
“只要你讀進去了,你會很享受它。”
3.認識一個新朋友,也是意味著拓展一份“書單”
“每個人都會有喜歡的一類書,他人喜歡那些書也會給我帶來一些額外的收獲。”
@芳芳
趁早文創設計師
這本書是我朋友推薦的,《相信》。去年有一段時間我在備考,感覺有一點點受挫,我的同學就推薦了我讀這本書,一讀就感覺還確實是挺有力量的。
當你有點迷茫的時候,這本書會給你一些動力。
作者蔡磊以前是京東的一位副總裁,他在41歲的時候確診了漸凍癥,一個相當于是絕癥的疾病。當時他剛結婚,孩子好像還沒有到一歲,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仿佛晴天霹靂。他也迷茫痛苦過,但后來就說不能這樣下去——雖然得了這個疾病,但是他不是一味地消沉,而是尋找方法,有沒有可能將這個不治之癥迎來新的轉機。
蔡磊曾經是中國電子發票的推行者,將本來預計是不可能的事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實現了。得了漸凍癥以后,他就說:雖然治愈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要竭盡全力去研究,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書里比較真實地描寫各種漸凍癥患者的狀態,還有他面對這個疾病時的一些感觸。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一生的計劃》——真的是要珍惜現在健康的時刻,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別讓自己有太多遺憾。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一位特殊的病友——英國機器人科學家彼得·斯克特-摩根。
蔡磊跟他有一次視頻對話,這位病友全身上下只有眼睛和面部的幾塊肌肉能動,但是可以和蔡磊進行正常的交流,這依賴于一套機械和技術,相當于“阿凡達”的一個外掛大腦,彼得的想法就通過那個裝置傳達出來。
病情后期的時候說不了話,發不了聲,如果有痰液積累的話就非常容易窒息死亡,所以患者都會做切喉手術。但是這個人特別樂觀,完全不能發聲以后,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能說話的“彼得 1.0”終結,現在是“彼得 2.0 ”版本。
他不會任由意志消遣。
當時我看到這個書就在想,這個人怎么能樂觀到這種程度呀?太厲害了。
??芳芳的閱讀習慣養成tips:
不要想你要讀多長時間,你先讀個1分鐘試一試。
昨天我想讀會書,然后我說:沒事,先開始吧!
結果讀著讀著越讀越上癮,然后讀了一個小時。
你就先開始,不要預設你要做多長時間。
@小郭
趁早視頻剪輯
其實最近讀的是陳沖導演的自傳散文《貓魚》。第一次知道她是在《末代皇帝》那部電影,這本書里能看到很多她人生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書里信件和照片的記錄很容易帶我回到那個時候,像個旁觀者在看她們生活。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讀到那些信還是能回到當時的思緒中。
“及時的信件才能夠讓后來N多年的人捕捉到這么小的細節。”讓人情不自禁地共情。???
書中還寫到她小時候的故事,鄰居家的一個小男孩親了一下,那時才十幾歲,她就覺得要定終身了。那時候的她相信愛情“一生只有一次,用完就沒有了”。
后來她以現在的口吻寫下這句話:
“還要再過許多年,我才會懂得,愛與生俱來——就像勇氣和力量那樣——是用不完的,是越用越多的。”
??小郭的閱讀習慣養成tips:
1.早晨,讓一個“新的自己”來讀書。
“一般看書的時間會是在早上,因為那會兒是個‘新的自己’,讀書就很有感覺。
有時候我會早上醒來,房間有陽光,打開窗戶,泡一杯喝,然后拿著書,曬著太陽在那讀書,超級舒服,就很享受。”
2.在讀書時想象。
“有時候我會邊看邊聽,邊放著聲音,邊看著文字,比較有畫面感。
還會隨手寫一點東西,后來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寫哪了。把這句話記錄下來,自己對這句話的感想,或者是相同的感受或者有相同的事情會讓自己想到的東西,都會寫一寫。”
作為一名作家,瀟灑姐讀書也寫書,閱讀他人的故事,也書寫自己的故事。
“讀書就是讓神經元發生新的連接,有的時候你讀的一個句子,簡直令人渾身顫抖,記下那個句子,這是讀書。”
瀟灑姐曾在直播中分享過,她的一個重要的讀書方式,是劃段落讀書和劃線讀書,挑選出直擊我心的句子。
當遇到能夠通感的句子時,瀟灑姐還會一遍一遍地看,直至背下來,將它納入了自己的體系。
“遇到覺得意思的書,你會反過來去了解這個作者的生平,是在什么年代寫的,為何而寫,為何而出名,為何而流傳。再回來讀的時候,你感覺到那些句子和段落觸動你的心弦。
你隨著故事走,完全把你帶入了一個完全由ta塑造的的環境的時候,這個書真的就進入你的心田了。
這本書的情緒和你的情緒融為一體,你在它營造的世界里活動的時候,這個書你就讀進去了,這本書永遠地留在你這里。”
明天,瀟灑姐將在直播中親身分享她書單和閱讀方法,點擊下方卡片即可預約
歡迎一起來閱讀瀟灑姐“前半生的書”!
4·23讀書日
<趁早讀書手冊>限時活動,僅限2天
點擊購買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近期推薦的
一本好書和推薦理由
揪1位小伙伴送出趁早讀書手冊一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