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文珂
拼經濟,就是拼未來。
4月20日—21日,“拼經濟 看變化——V觀沂源”主題調研活動走進沂源,就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文旅高質量發展等領域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媒體記者和自媒體大V實地感受沂源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文旅對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經濟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對于沂源來說,擁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
V觀沂源主題調研活動活動首日,正值農歷谷雨節氣。在沂源縣匯泉桃花島景區,上演了一幕壯觀的沂河源敬水節活動暨第三十一屆匯泉桃花節活動。
按照桃花島景區方面表述,該活動是圍繞挖掘當地民俗特色、推動沂源文旅消費,以沂河源頭水文化和傳統民俗為核心,深入挖掘沂源歷史文化內涵,結合地域資源優勢,打造的一場文化傳承、民俗體驗與現代文明兼具的民俗活動盛典。
活動現場,著名歌唱家蔣大為獻唱了《敢問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歌曲,讓活動推向高潮,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這里離我老家萊蕪非常近,用無人機航拍甚至就能看到萊鋼的廠區,讓我對這里非常有親切感。加上高質量旅游景區的打造,可以用‘世外桃源’形容這里了。”旅游博主北寒V感嘆道。
據了解,上述活動從4月20日一直持續到5月7日,游客可以體驗“暢游沂源·浪漫之旅”精品線路、品嘗“龍子湖九魚宴”特色美食、參與“溯源沂河·少年科考行動”研學活動,還能欣賞非遺市集、自然音樂會、攝影展等豐富內容。
這是沂源文旅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沂源把2025年作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攻堅突破年,推進青島啤酒工業旅游等7個市重點文旅項目,牛郎織女品質提升等9個縣重點文旅項目。
更吸引人的是,匯泉桃花島景區南側,坐落著飲水鍶源·沂河源鄉村振興片區桃花島藝術館群,該館群核心區位于魯村鎮龍子峪村。近年來,該村通過修建民宿、建設文學館、藝術館,發展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等。
漫游龍子峪村,隨處可見藝術之作,這里有劉玉堂文學館、李心田文學館、山東大學作家班文學館等眾多文學展館……村中一步一景,散發著濃郁的田園生活氣息,令人心馳神往。
其中,時間之花藝術館對鄉村老舊房屋進行改造,由LED燈制作出“9”到“1”的循環計時器不斷循環來表示生命的藝術,將其空間作品化,把時光和記憶融進老屋,體現出鄉村進行藝術重塑與鄉土的綜合復興與文化生態保護。
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上海浦東機場的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魯,曾受邀請成為沂河源鄉村振興示范區的總規劃師。
駐地創作3年的時間里,其在沂河源頭設計了“墨”與“觀天臺”兩座主題建筑。在保羅與娜蒂之家,館內還原保羅生前創作居住環境,紀念保羅·安德魯與沂河源的深厚情誼。
調研活動第三站,與會嘉賓來到了魯村鎮賈莊村,這里坐落了海棠小院及桂花小院等民宿。
值得一提的是,海棠小院在2025年1月被評為五星級旅游民宿。該民宿的建筑規模適中,既保留了傳統鄉村的風貌,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的元素。
“這間民宿內部裝修藝術氛圍濃厚,藝術品、壁爐、鋼琴等設備完善,外部采用當地石材,設計與建筑風格一致,體現了魯村文化特色。”現場負責人介紹稱。
除此之外,沂源還有諸多類似的“寶藏”打卡點。
據沂源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明法介紹,沂源有以魯山溶洞群為代表的地質文化景觀,有以魯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自然生態景觀,有以朱彥夫事跡展館為代表的紅色研學景觀和以70萬畝果品基地為代表的生態農業景觀等。
對于城市居民熱衷的鄉村游,除龍子峪村外,還有陽三峪村、計寶峪村、許村等鄉村旅游點。在這里,可以體驗觀光游覽、水果采摘、農事體驗、手工制作等活動種類豐富,感受鄉村生活的勃勃生機。
更為吸引游客的是,沂源還將圍繞自然生態、美食特產、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資源,以沂河為紐帶,把“敬水節”同啤酒節、七夕節、蘋果節有機結合,穿插伏羊節等特色節事活動,串珠成鏈,形成貫穿全年、內容豐富的文旅節慶活動主線,通過主線與特色活動聯動,構建起四季有節、文化賦能的沉浸式體驗體系。
不可否認,擁有眾多文旅資源的沂源,文旅發展還需要更多努力,尤其是與周邊區縣相比,沂源的文旅產業并不突出,對于拉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仍需要加強。
其實,沂源已經找到了突破點,比如,今年,沂源將重點在品牌打造上突破攻堅,對七夕情侶節、蘋果節、伏羊文化節等大型傳統節慶活動提升檔次,以更大格局、更高視野,進行高端策劃、包裝打造,深挖文化底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