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法治協作不是首次!
2023年以來,深圳國際仲裁院就在喀什市設立喀什分院,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掛牌代表處、設立庭審中心,更好地服務新疆涉外法治建設,保障企業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的合法權益。
當前,“法治”已成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諸多關鍵詞中的“高頻詞”。
這其中,表率首當自治區黨委。自治區黨委陸續召開依法治疆委員會會議、專題述法會議、政法工作會議,主要領導領銜督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提案建議等,都是帶頭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疆深入社會治理細枝末節。
加強地方立法工作是推進全面依法治疆的重要基礎。近四年來,新疆圍繞維護社會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制定出臺一批“小切口、立得住、真管用”的地方性法規。
比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野生果林資源保護條例》施行,小野果有了專門的法律“撐腰”;全文僅7條的《克拉瑪依市城區路面防滑規定》,讓市民感受到更多城市溫情和幸福;《昌吉回族自治州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推動解決養老服務設施配建不夠、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這些法律法規切口雖小,但解決的問題卻很實。這是一種轉變,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一種依法治疆融入日常最直接的方式。
依法治疆必須體現在公平正義上。
在執法上,新疆推進權責“清單化”,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組建區地縣三級執法監督辦公機構并啟用專用章,讓執法更規范、更公正;
在司法上,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讓各族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普法上,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創新構建“線上+線下”普法工作格局,建立完善“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機制,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為保持新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構筑可靠制度屏障。
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建設需要法治保護。新疆正以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政策機遇,積極投身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第一,體現在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新疆制定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過明確經營主體的權利和義務,規范政府部門的行政行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
第二,體現在立足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清晰定位,打造涉外服務新高地。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在新疆自貿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正式揭牌,新疆自貿試驗區霍爾果斯驛路國際法務區實體化運行,新疆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建成了“法智谷”線上涉外法律服務大數據平臺(新疆·喀什)。這些都是涉外法治平臺建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第三,體現在深耕跨域交流。引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亞庭審中心、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機構等涉外法律服務機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烏魯木齊中心、新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等高端法律服務機構,都聚焦一個法治底色鮮明的目標:打造專業分工明確、業態組合科學、法律服務集聚、在西北和中亞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現代化品牌法務核心區。
第四,體現在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全疆涉外法治人才培訓中心應運而生,培養滿足新疆涉外法治建設需要的專門型、復合型、國際型、應用型高層次涉外法治人才。在此基礎上,新疆逐步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國際交流機制,吸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才來疆交流、學習,促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行固本之舉,成長治之疆。依法治疆是建設美麗新疆的必然之選,更是各方期盼。希望未來新疆,上上下下的法治氛圍更濃、法治意識更強。
內容來源 | 中國政法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