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顧問咨詢企業在建筑行業的綠色轉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技術賦能、戰略規劃與標準制定,推動行業向低碳、高效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2025年4月23日,中國上海—— 在“雙碳”目標與數字化轉型的驅動下,中國建筑行業正加速向綠色化、智慧化方向邁進。為挖掘可持續建筑領域的核心力量,推動全產業鏈協同創新,ARCHINA建筑中國今日正式發起“2025年度建筑中國·十大可持續顧問咨詢品牌評選”活動。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國內外專注于可持續建筑咨詢的企業可通過官方渠道提交申報,角逐行業標桿榮譽。
以創新驅動綠色轉型,構建建筑可持續發展新范式
在全球低碳發展浪潮下,可持續顧問已從單一的技術支持角色,升級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關鍵智囊。無論是超高層建筑的碳中和設計、城市更新項目的綠色改造,還是ESG(環境、社會、治理)戰略咨詢,可持續顧問的解決方案直接影響建筑的能耗效率、社會價值與長期運營效益。
高質量服務典范,加速“雙碳”目標與建筑科技的深度融合。
作為深耕建筑領域22年的權威平臺,ARCHINA建筑中國始終致力于連接全球建筑產業價值,與5000余家建筑企業建立深度合作,覆蓋20個國家和地區,月均瀏覽量突破2000萬,影響力輻射全產業鏈。本次評選聚焦可持續/綠色建筑顧問領域,旨在打破傳統設計、施工與運維的壁壘,通過整合綠色技術資源與數字化工具,助力企業提升建筑能效、降低碳足跡,并為行業樹立低碳實踐與生態友好的標桿。
評選標準:技術、創新、實踐三維驅動
本次評選以“技術領先性、項目創新性、綠色實踐力”為核心維度,結合數字化應用能力,構建科學化評估體系:
- 技術領先性:涵蓋低碳技術研發(如光伏集成、智能微電網)、數字化工具應用(BIM/CIM、碳足跡計算平臺)等核心競爭力;
- 項目創新性:聚焦零碳建筑、綠色認證項目(LEED、WELL、中國綠色三星)、城市韌性規劃等領域的標桿案例;
- 綠色實踐力:重點考察碳減排成效、ESG戰略落地成果、循環經濟模式應用等。
評審團由行業協會專家、頂尖建筑師及頭部開發商代表聯合組成,通過材料審核、案例調研及行業影響力評估確保公正性。
參選范圍:覆蓋全周期服務領域
參評企業需在以下領域展現卓越能力:
- 綠色建筑認證咨詢(LEED、BREEAM、碳中和建筑認證);
- ESG戰略與可持續運營咨詢
- 可再生能源整合與能效優化
- 智慧城市與韌性規劃
- 低碳材料與循環技術應用
參評價值:全球曝光與資源賦能
入選企業將獲得ARCHINA全渠道支持:
- 億級流量曝光: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及海外合作媒體(LinkedIn等)深度報道,觸達全球200萬垂直用戶;
- 權威認證與資源直通:入選品牌將收錄至《建筑中國工程咨詢顧問名錄》,優先對接央企、大型開發商的EPC項目;
- 生態圈層鏈接:直通60+行業社群、5000余家設計企業及18000個入駐項目資源池,精準拓展合作機遇。
參與方式與評審流程
- 申報時間:2025年4月23日-4月30日
- 申報流程:添加ARCHINA官方微信號archina001獲取申報表格,提交企業資質、典型案例及技術成果。
- 評審機構:由世建科技智庫聯合建筑中國品牌研究中心,基于WMAA評價體系(技術專利、項目影響力、媒體聲量及行業獎項)進行評測。
行業寄語:以評選推動產業躍升
ARCHINA建筑中國創始人吳磊表示:“可持續顧問是建筑行業邁向碳中和的核心推動者。當前,中國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躍升,我們期待通過評選,讓更多深耕低碳技術、引領綠色變革的企業走向臺前,共同書寫中國建造的新篇章。”
關于ARCHINA建筑中國
成立22年來,ARCHINA以“連接價值,驅動創新”為使命,主辦超1000場行業活動,專訪近500位建筑界領袖,構建了覆蓋設計、咨詢、施工的全產業鏈生態平臺。2025年,平臺將持續深化“技術賦能”與“可持續”雙軌戰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結語
ARCHINA誠邀全球可持續顧問企業參與評選,以技術創新為筆,以綠色實踐為墨,共同勾勒建筑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壯麗圖景!
申報詳情請訪問:ARCHINA建筑中國官網 或添加官方微信號archina001咨詢。
備注:可持續顧問咨詢公司在建筑產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核心作用是通過整合技術、政策和市場趨勢,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高效方向轉型。
1. 推動政策與標準的落地
- 合規性指導:協助企業理解并滿足國內外綠色建筑標準(如LEED、BREEAM、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確保項目符合政府減碳目標和ESG(環境、社會、治理)要求。
- 政策前瞻性:預判政策趨勢(如碳稅、建筑能效法規),為企業提供戰略調整建議,降低合規風險。
2. 技術創新與全生命周期管理
- 低碳技術集成:推廣被動式設計、可再生能源(光伏、地源熱泵)、低碳建材(如再生混凝土、竹材)等技術應用。
- 數字化工具: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能耗模擬軟件、碳足跡計算平臺優化設計,實現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的全流程減碳。
- 循環經濟實踐:推動建筑垃圾回收、模塊化建造、可拆卸結構設計,延長建筑生命周期。
3. 經濟性與市場競爭力提升
- 成本-效益分析:通過生命周期成本評估(LCCA),證明綠色建筑的長期經濟性(如節能節水帶來的運營成本降低)。
- 綠色金融支持:協助企業獲取綠色信貸、碳交易收益或政府補貼,降低融資門檻。
- 品牌溢價:通過認證(如LEED鉑金級)提升項目市場價值,滿足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可持續性的偏好。
4. 行業生態重構與跨界協作
- 多方協同:整合建筑師、工程師、材料供應商、施工方等利益相關方,打破傳統行業壁壘。
- 供應鏈改革:推動供應商采用低碳材料,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
- 用戶行為引導:通過智能樓宇系統(如能耗監測、自動化控制)培養用戶節能習慣。
5. 教育與行業標準升級
- 培訓與認證:為從業人員提供可持續設計、碳核算等專業培訓,提升行業整體能力。
- 案例標桿化:通過示范項目(如零碳建筑、生態社區)樹立行業標桿,推動最佳實踐普及。
- 數據驅動決策:建立建筑碳排放數據庫,為行業提供可量化的基準和優化方向。
6. 應對全球化挑戰
- 國際經驗本地化:引入發達國家技術(如德國被動房、新加坡綠色建筑標準),結合本地氣候、文化特點優化方案。
- 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應對:幫助出口型企業適應國際碳關稅要求,避免貿易壁壘。
核心價值: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引領
可持續顧問公司不僅是技術提供者,更是行業變革的催化劑。其作用體現在:
- 風險管控:規避政策、市場、技術風險;
- 價值創造:通過綠色創新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
- 行業話語權:塑造未來建筑標準與商業模式。
未來趨勢
隨著全球碳中和目標推進,可持續顧問公司將進一步向“碳資產管理”“氣候韌性設計”“數字化雙碳平臺”等方向拓展,成為建筑產業轉型不可或缺的“智腦”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