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吧,沒有《哪吒2》,會有更多影院撐不下去。
從24年開始,影院的日子就很不好過。
我觀察過近期工作日的電影票房,維持在1800萬左右(4月14-4月17日),而我國有8.3萬塊銀幕——我就按8萬塊來算,平均每個放映廳每天的票房是225元。
225元,送個外賣也比這強吧(沒有歧視外賣行業的意思)。
電影票房的周期性固然強,但去年總票房只有430億,今年4月14日總票房才到250億,其中《哪吒2》的票房占比至少60%,大爆款一枝獨秀,中小爆款消失不見是當下國產電影的困境。
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五一檔新片恐怕無法解決影院不景氣的困境。我看到《哪吒2》第三次延期,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和去年《九龍城寨》都沖刺五一檔。
可見,電影行業對五一檔新片的預期并不樂觀。
但愿這是我的悲觀。
中國電影需要《哪吒2》這樣的大爆款,同時也更需要更多中低體量的爆款。
在春節檔開始前,我就看好《哪吒2》。
大年初一第一天,我九點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哪吒2》。因為我買票比較晚,第一排3D,仰頭看片的觀影體驗太不友好了,11點30出影院,看票房數據,大盤已經18億了。
哪吒數據很好,那時候我還沒意識到《哪吒2》能賣到一百億,因為我看過往年春節檔總票房數據,最多也就80億,今年多一天,撐死也就90億,然而,《哪吒2》竟然拿到95億。
春節檔的好成績,是《哪吒2》打出來的。
后來,我接受某平臺的約稿(現在還沒發,大概率胎死),復盤《哪吒2》為啥能大賣,我當時想著從《哪吒2》怎么營造合家歡氣質下手,看看它是怎么做到老少通吃的。
我的觀點是它用相對保守的表達,用“孝”打動年長觀眾,用“做自己”打動年輕人。
為了論證這個觀點,我寫了四五千字,寫到最后都有些郁悶了,因為我發現無論是老年人喜歡看的孝行,還是能讓年輕人嗨起來的成為我自己(用影片里的話說是魔是仙,小爺我說了算),我們只是不同時代的產物罷了。
老年人受傳統文化影響深,因此重視孝道,哪吒和敖丙為了父母會反目成仇,就是對孝的表達,而年輕人更容易成為我自己動容,因為他們受消費社會的影響更大,釋放個人欲望,堅持多元化是消費社會的必然。
在現實生活中,中國人很難過得這么父慈子孝。我記得閻云翔有個訪談說中國割裂,就是以為我們在用幾十年走西方人二三百年走完的路,中國人不僅要追求現代化,還要應付后現代的新挑戰,而我們的一條腿還陷在前現代的語境中(傳統文化的影響)。
《哪吒2》的厲害用一部電影取悅兩個在社會轉型期很割裂群體,這就很厲害。
作為影迷,我特別討厭一些人吐槽《哪吒2》思想深度不行的言論。
一個沖擊春節檔的類型片(收益高,風險也大),你談啥思想深度?這就像去超英電影找哲學,未免強人所難。
商業片的本質就是娛樂,能取悅觀眾是商業片的基本盤,有思想深度只能叫錦上添花。
事實上,《哪吒2》已經不能視為一部類型片了,它成為一種國漫崛起中國電影最牛逼的道具了,一部極其優秀的合家歡電影,在變成票房奇跡后產生更大的市場效應,變成舉國托舉的代表作品。
目前《哪吒2》的全球票房已經達到157億,或許它真的能沖到160億。
2012年,《泰囧》成為第一部破10億的國產片,2017年,《戰狼2》拿到56億,2025年,《哪吒》是第一部破百億的爆款。
這十多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一,但中國電影的總體質量依舊良莠不齊。目前最大的危機是,中國的觀影群體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育,一年去一次電影院的觀眾占比71%(源自燈塔2024年數據)。
話說回來,《哪吒2》和2017年主要靠三四線城市票房拿下56億的《戰狼2》還不太一樣。它的質量太硬了。豆瓣百萬觀眾評分8.5,進入豆瓣電影Top250只是時間問題。
站在今天的市場環境看,《哪吒2》是拯救中國電影市場的電影作品,行業意義極大。
陳思誠就說過,480億是中國院線的生死窗口,年票房低于這個數據,就會有70%的影院可能面臨關門的困境。
而《哪吒2》憑借一己之力拿下超過100億票房,在2月尚未結束時就推動2025年總票房突破200億。不到兩個月,完成讓院線活下來的四成kpi,中國電影院線和從業者會從心里感謝《哪吒2》的。盡管很多網友都罵陳思誠產品經理,雞賊,但這兩年,中國院線的從業人員會感謝陳思誠的。
我們總說電影藝術,事實上,藝術片很難賣錢,能賣錢的通常是商業片。
就在去年暑期檔 ,我還發現一個現象,徐崢的《逆行人生》的首日排片在整個暑期檔是第二高(具體多少 ,忘了),這什么意思呢?當年徐崢的《囧媽》賣給西瓜視頻,背刺院線,現在院線還能這么給徐崢電影排片,一個重要原因院線實在撐不下去了,沒有足夠好賣的電影。
當然,我在這里從行業角度分析沒多少意義,對大多數人來說,電影不是必需品,想看就看,不想看拉到,尊重多樣性。
維特根斯坦說過,語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每個人的語言界限不一樣,世界的界限也不一樣。
這也決定,每個人的趣味不一樣,對電影的理解也不一樣。
像《哪吒2》這種能讓大多數觀眾喜歡的電影,像孔乙己碟子里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