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張照片征服了東西方審美,又因為音樂傳奇大衛·鮑伊廣受關注。
伊曼·鮑伊
伊曼·鮑伊,來自索馬里的難民,卻用堅韌不拔的意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黑人超模。
成為一顆真正光彩耀目的“黑珍珠”。
來自索馬里
伊曼出生于摩加迪沙,原名扎拉·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馬吉德 。但祖父總是叫她伊曼,這個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信仰”。有了信仰后,她才會有所成就。
伊曼·鮑伊
伊曼的父親是一名外交官,曾任索馬里駐沙特阿拉伯大使,母親是一名婦科醫生。
“我的母親是一名活動家,我的父親也是。他們都是索馬里的年輕一代,積極參與 1960 年索馬里的獨立運動。我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母親向我灌輸了一點: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自我價值,除非你同意。”
伊曼·鮑伊
伊曼童年時與祖父母住在一起。4歲時,她被送到埃及的寄宿學校,在那里度過了大部分的成長時光。索馬里發生政治動亂后,父親堅守索馬里,在他的要求下,伊曼和母親及兄弟姐妹隨后前往肯尼亞。她還曾在基輔待過一段時間,1975 年,20歲的伊曼在內羅畢大學短暫學習過政治學。
伊曼的新聞發布會,1975 /10/ 15
伊曼的母親是個厲害的女人,她總是會對女兒說:“男孩能做的事情,你也做得到。你有兩個哥哥,但你比他們做得更好。”
然而生活中總存在艱辛。之前,父母的工作讓全家人吃穿不愁,成為難民后,伊曼常常在他們的臉上看到愁容。5個孩子要上學,從哪里能湊出這筆錢來?
伊曼·鮑伊
一日,伊曼被美國攝影師彼得·比爾德攔住,夸她很美,說想為她拍些照片。
伊曼上下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彼得激動地道:“有償的拍攝,可以嗎?”
伊曼遲疑地問道:“當模特也可以賺錢?”
伊曼·鮑伊
彼得真誠地道:“當然。”他看著年輕女孩兒修長的脖子、苗條的身材、精致的五官和古銅色的肌膚:“如果你肯去紐約,你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棒的模特。”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伊曼決定移居美國并開始模特生涯。1年后,她開始為《Vogue》雜志當模特。很快便脫穎而出,登上世界最負盛名的雜志的封面,確立了超級名模的地位。
閃耀的黑珍珠
彼時美國人的審美正在從”一白遮百丑“中轉變,時尚界突然發現色彩斑斕的衣衫被深色肌膚襯托的更加奪目。
伊曼·鮑伊,1977
從紐約黑人住宅區走出的伊曼恰逢其會,成為時尚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伊曼精通五種語言:索馬里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法語和英語。 這讓她能夠輕而易舉理解設計師的意圖,并溝通順利。于是伊曼成為許多著名設計師的繆斯女神,包括哈爾斯頓、詹尼·范思哲、卡爾文·克萊恩、三宅一生和唐娜·卡蘭。她是伊夫·圣羅蘭的最愛,他曾將她描述為他的“夢中情人”。伊曼曾與赫爾穆特·牛頓、理查德·阿維頓、歐文·佩恩和安妮·萊波維茨等攝影師合作過。
伊曼·鮑伊,1977《Vogue》
人們都說她長得漂亮極了,和其他黑人一點也不一樣。但伊曼卻覺得奇怪:“我的長相就是典型的索馬里人,我們那里的人都長這樣。”
伊曼是個沒有背景的女孩兒,她只能依靠不停不斷地勤勞工作。她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黑人模特和白人模特獲取的酬勞是不一樣的。當她意識到這一點后,伊曼拒絕接受。
伊曼·鮑伊,1980
“我當時甚至都不明白,人們叫我‘黑人模特伊曼’。在我的國家,我們都是黑人,所以沒人叫別人黑人。這對我來說很陌生。我和他們做著同樣的工作。為什么我的工資會更低?我甚至沒有想到這與種族主義有任何關系。我很快就明白了這一點。我主修政治學不是白學的,所以我了解時尚界的美麗政治和種族政治。”
伊曼·鮑伊,1983
為了保持體重,所有模特都只能依靠節食過日子,每天幾塊松餅都有定量。水也不能多喝,因為會令人水腫……
“我們付出的一樣多,但收到的卻少得多。”伊曼忍不住指責道:“許多品牌從未用過非白人模特,他們這是種族主義。”
伊曼·鮑伊,1988-89
一位雜志編輯贊嘆她:“你就像是一個浸在巧克力里的白人女性。”
伊曼反唇相譏:“別居功,我身上沒有一滴白人的血液。”
多年以來,伊曼從未改變過直爽的作風,性格上的東西也折射進她的臺風,讓她的鏡頭表現力強悍地可怕。
大衛·鮑伊
促使伊曼離開肯尼亞還有另一個理由——她想離婚。
就像那個時代所有的女孩兒一樣,伊曼英年早婚。18歲的時候,伊曼與一位年輕的索馬里企業家和希爾頓酒店高管哈桑結了婚,
伊曼·鮑伊
哈桑不是一個好丈夫,他給伊曼造成了無數傷害,女人做夢都想逃離這段婚姻。在得知當模特能賺錢后,伊曼孤注一擲地帶著護照出逃,就這樣,終于擺脫了第一段婚姻。
她與“超過 100 位女明星有過多次戀情“的沃倫·比蒂約會過,后來嫁給了籃球運動員斯賓塞·海伍德,并且生下一個女兒。
沃倫·比蒂
10年后,第二段婚姻也以離婚告終。
1989年,伊曼決心告別模特界。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吃青春飯的,伊曼已經34歲,青春消逝,就不再是設計師們的繆斯了。她參與了一些電視電影方面的表演,仔細思考未來的路。
伊曼對婚姻沒有執念,沒有愛情的婚姻根本沒有靈魂。但是,朋友們卻不愿見到她孤單一人,想盡辦法幫她尋覓良人。
伊曼與娜奧米·坎貝爾
1990 年,伊曼在洛杉磯一位朋友邀請她參加生日派對,這位叫泰迪的朋友同時還是大衛·鮑伊的發型師。
他把伊曼介紹給大衛,大衛說:“她對我的吸引是立竿見影的,包羅萬象的,在我的腦海里,她將成為我的妻子,這已成定局。我一生中從未如此熱情地追求過任何,我只知道她就是那個人。”
伊曼與大衛·鮑伊結婚,1992
大衛對伊曼一見鐘情,而伊曼卻在兩周后才反應過來。“我愛上他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走路的時候,我的鞋帶解開了,他跪下來給我系鞋帶,沒有比這更浪漫的了。”
1992 年 4 月 24 日,伊曼與大衛·鮑伊在瑞士洛桑舉行了一場私人婚禮,這一攜手就是一生。
事業女性
伊曼參演了不少電視電影,但她深知自己并沒有什么演技,故而只是客串幾個小角色,真正的事業在1994年展開。
伊曼·鮑伊
伊曼創立了自己的化妝品公司,專注于為女性打造難以找到的色調。起因很簡單,像她這樣膚色的女性很難找到適合她們的護膚品和美妝。
伊曼參與了產品的制作,同時也是公司的商業代言人。到 2010 年,伊曼化妝品公司的年收入達到 2500 萬美元。公司以 4 種配方、14 種色調、售價 14.99 美元的粉底霜為主打產品,是沃爾格林網站上最暢銷的粉底霜品牌之一。
伊曼·鮑伊
與此同時,伊曼還推出香水、自己的服裝設計,一直在時尚領域經營。
除了經營自己的美容公司,伊曼還積極參與多項慈善事業。她每年給Hawa Abdi 基金會捐贈。該基金會是一家總部位于索馬里的組織,由三名杰出的索馬里女性管理,致力于為目前一無所有的索馬里廣大民眾提供基本人權——醫療保健、教育、農業。
伊曼·鮑伊
即便現在伊曼拿到美國護照,卻堅持致力于為祖國帶來健康和教育。
伊曼曾看過一部紀錄片《穿越戰火》,“我沒有想到會這樣,但看的時候我哭得稀里嘩啦。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能理解,但我長大的索馬里已經不復存在了。無論我賺多少錢,我都無法實現我父母的一個愿望,那就是他們希望被埋葬在那里。他們住在華盛頓,但他們想回去。那是他們的國家。”
伊曼與大衛·鮑伊
“創建一個消除貧困、人人都過上有尊嚴和安全生活的世界。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但我真的是這么想的。一夜之間,我的生活從一個外交官女兒變成了難民,我父親無法養活我們,我唯一一次看到我父親哭泣是當他無法支付我們完成學業的費用時。非政府組織照顧我們,他們為我找到了宿舍、工作和大學。”
伊曼·鮑伊
“我是一個難民,我曾經是一名難民,我和家人一起流亡。我想幫助那些和我一樣的人。”
相伴24年
千禧年,伊曼與大衛的女兒在紐約市西奈山醫院誕生。這是兩人第二次當父母,大衛與前妻所生的兒子鄧肯·瓊斯是一名電影導演。伊曼則在 23 歲時生下了第一個女兒祖萊卡,已經結婚生子。
伊曼與大衛·鮑伊
工作時間之外,伊曼和大衛兩人相依相伴。
“大衛比我更宅,至少我偶爾會去參加聚會。”
大衛認為伊曼是他的唯一(The one),而伊曼則說:“我愛上了大衛·瓊斯,我并沒有愛上大衛·鮑伊。鮑伊是一名歌手,一名藝人。大衛·瓊斯則是我遇到的一個人。”
伊曼與大衛·鮑伊
恩愛夫妻有時候也會吵架,但他們約好,不要帶著情緒過夜。他們低調生活,自己做飯、做家務。大衛有時候會整夜整夜躲在躲在音樂室里玩兒音樂,而伊曼說:“我幾乎是個音盲,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說:‘親愛的,把隔音門關上。”
伊曼與大衛·鮑伊
一切美好都被病魔打斷了。2014年,大衛被診斷出患有肝癌,查出來的時候已經無法治療。大衛沒有聲張,2016年1月10日靜悄悄離世,享年69歲,只留下伊曼一人獨自生活在塵世間。
61歲恢復單身的伊曼不是沒有追求者,但她都興趣缺缺:“幾年前有人稱大衛是我已故的丈夫,” 伊曼道:“我說,不,他不是我已故的丈夫,他是我的丈夫。”
伊曼·鮑伊,2023
驕傲、堅強又執拗的黑珍珠還在繼續前行。
她更加低調地生活,除了慈善晚會幾乎不出現在鏡頭前。她依然堅持人道主義事業,帶著丈夫大衛·鮑伊的份兒一起,勇敢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