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下頜骨骨肉瘤后,即便醫(yī)生說“一個禮拜就沒了”,她還是拒絕了手術。這之后,她選擇喝中藥保守治療。
那么如今7年過去,她情況怎么樣了呢?
手術百分百復發(fā)?
2016年年底,臉突然腫疼的朱阿姨,到醫(yī)院檢查,查出來是“造釉細胞”。得知是良性的,她也沒太在意,做進一步檢查。但兩個月后,她的右耳出現(xiàn)了一個腫塊。
意識到不對勁,她來到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做進一步檢查。報告單卻提示:“右下頜骨腫物,骨肉瘤?”
她不理解為啥兩次檢查,給出來的判斷不一樣。醫(yī)生則解釋:“看到一個點,假設沒有這個點基本就是良性,可有了就是惡性了……這個病罕見,1000個腫瘤病人中只有三人得此病。手術范圍廣,能手術就手術。”
朱阿姨只得接受這個現(xiàn)實,預約了一個月后的手術。然而臨到手術,她了解到手術風險,選擇了放棄。
這個手術有些復雜:要把侵犯的骨頭去掉,并且要從腳踝關節(jié)取一塊骨頭補上,還要在大腿那里取個血管。醫(yī)生也無法保證朱阿姨的臉不麻木或者不偏癱。
再者,醫(yī)生告訴她:“做完手術,百分之百復發(fā),也許刀口沒長好,就復發(fā)了。”
拒絕手術
朱阿姨還記得當時的場景:“我就說那這樣的話,我就不做了,我就去吃藥。后來那個醫(yī)生就說,我是長在骨頭上面,這個藥呢,很難滲透到骨頭里去。他說,最好還是手術,我想手術,但對我來說,做了手術,生活就沒質量了。所以我就沒做,我就辦出院手續(xù)。”
走時,醫(yī)生還和她說:“不做手術,一禮拜就死了。”
出院后,她就找了些中醫(yī)喝中藥,但情況依舊不太好。后來,妹妹在網上了解到了中醫(yī)腫瘤專家袁希福,就建議她試試。
就這樣,在2017年5月12日,朱阿姨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yī)腫瘤醫(y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
當時朱阿姨的一個情況確實很嚴重,三維成像術,她的右下頜骨跟馬蜂窩似的。右半張臉,包括牙根、上顎等部位疼痛明顯。
袁希福院長如實告知:病重,治療難度大,現(xiàn)階段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為目的。
聽到這話,朱阿姨心里沒抱太大希望:“我當時心里就在想,生命延長不延長,我都不講,只要是減輕痛苦就行。”
“比沒病的還要好”
喝了一個月中藥,她的疼痛減輕了。感覺不錯,她就繼續(xù)喝,臉部的疼痛范圍逐漸縮小到腫塊局部。
8月9日復查,MRI提示:病灶較前略縮小,且頸部淋巴結未見。
12月18日,朱阿姨到希福醫(yī)院復診,整個人的狀態(tài)和第一次來比,大變樣了。她語出幽默,聲音洪亮,分享了近況:右側太陽穴有點疼,右下牙隱痛;吃飯排便可以,體重增加了10多斤;睡覺不太好,容易醒入睡困難;貼膏藥后,皮膚也沒受啥影響,疼痛減輕;雙手關節(jié)變形,吃了中藥后,恢復得很好,關節(jié)也不疼。
就這樣堅持喝到2021年,整體情況穩(wěn)定的她,才開始春秋兩季鞏固用藥。
2024年5月29日,朱阿姨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y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武漢站”公益活動,在會上分享了自己的康復經歷與近況:“……現(xiàn)在我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我做的。我老公身體也不好吧,我也要照顧他。別人都說,你看上去比那個沒病的都要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