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瞅瞅,特朗普這關稅大棒掄得虎虎生風,結果先把自己人砸得頭破血
流。五家小企業主抱團把聯邦政府告上法庭這事,活脫脫就是現實版的堂吉訶德大戰風車——您說這關稅大棒砸的是誰?砸的是自家門口擺攤的小老板!
先說這特里精密騎行服公司,原本就巴掌大的買賣,今年硬生生被關稅啃掉2.5萬美元。您要覺得這數不大,那您得算算這小企業的利潤率。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您開個煎餅攤,每天賣200個煎餅,突然工商局說每個煎餅得交5毛錢管理費,您說這買賣還做不做?更絕的是政府還撂下話,到2026年關稅要漲到120萬,這哪是收稅?這是直接往人家鋪面上澆汽油!
要說最慘的還得數內布拉斯加的梅根·亨特。這姐們兒開文具店進口點筆記本橡皮擦,往常關稅也就百十美元,最近突然飆到1108美元。您猜怎么著?這價碼漲得比比特幣還瘋!她進貨的那集裝箱,打開一算賬,好家伙,關稅單子比貨值還高。這就好比您去菜市場買顆白菜,菜販子說塑料袋得收您50塊——您說這生意還怎么做?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政府為何如此執著于加征關稅?這得從《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這柄尚方寶劍說起。1977年卡特總統簽署的這部法律,本意是讓總統在珍珠港事件這種緊急狀態下能快速反應。結果現在倒好,被特朗普玩成了隨身攜帶的瑞士軍刀——今天割墨西哥汽車零件,明天切中國電子產品。
加州總檢察長紐森罵得最狠,說這關稅政策就是“違法且史無前例”。您知道這事的荒誕之處在哪嗎?美國憲法白紙黑字寫著,關稅權是國會的專屬權力。現在總統辦公室直接掀桌子,這就好比小區物業突然宣布要收電梯呼吸費——業主能不跟你急眼?
說到法律戰,12個州組團起訴的陣仗可不得了。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直接放話:“總統沒權力在推特上隨便加稅!”這話說得在理,您想啊,要是總統發條推文就能改稅法,那還要國會山那幫老爺們干啥?天天在議政廳刷抖音得了。
最絕的是家電經銷商博比·賈瓦希里的控訴:“貨架上馬上要沒商品了!”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您知道現在美國超市里多少日用品貼著MadeinChina的標簽?從圣誕彩燈到兒童玩具,從五金工具到手機配件。真要全面加稅,那畫面太美不敢看——圣誕節得改名叫“圣誕劫”!
經濟學家算過賬,對華加征的25%關稅里,美國進口商扛了21%,中國企業只承擔4%。這就好比兩人打架,特朗普朝對方扔石頭,結果90%的石頭砸自己腳面上。您說這是制裁別人還是自殘?
佛羅里達州那位起訴政府的小老板埃米莉·萊伊,17年的老店眼瞅要關張。她店里的進口文具本子,關稅從每本0.3美元漲到2.5美元。按她的話說:“這不是做生意,這是慢性自殺!”這話聽著心酸,17年風雨都扛過來了,最后倒在自家政府的關稅大棒下。
白宮發言人還嘴硬,說什么“應對國家緊急狀態”。您倒是說說,中國產的圓珠筆和筆記本算什么國家安全威脅?難不成筆桿子里能藏洲際導彈?這邏輯要是成立,白宮廚房里的中餐外賣都得按戰略物資管控!
最高法院的戲碼更有意思。大法官們現在捧著憲法犯愁——要是判總統違憲,等于打臉三權分立;要是睜只眼閉只眼,國會老爺們能答應?這場面就像廚子、跑堂、掌柜的為盤宮保雞丁打作一團,客人早掀桌子走光了。
最諷刺的是艾奧瓦州的大豆農。當初特朗普說關稅戰打贏了給補貼,現在補貼沒見著,中國訂單早被巴西搶走了。這就好比媒人給你說親,彩禮錢收了,轉頭把姑娘介紹給隔壁老王——您說這找誰說理去?
眼下這局面,華爾街那幫穿阿瑪尼的精英們早看明白了。美聯儲的褐皮書里寫得清楚:物價飛漲、企業成本激增、消費者信心崩盤。75%的老百姓擔心經濟衰退,這數字比新冠疫情期間還嚇人。
要說這事給咱什么啟示?那就是經濟規律比總統脾氣硬。全球化這趟高鐵,不是哪個政客喊兩嗓子就能剎住的。您看那12個起訴的州,從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俄勒岡,從北邊的明尼蘇達到南邊的亞利桑那,紅州藍州罕見地團結——什么主義都是虛的,保住飯碗才是實的。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小企業主們不容易啊!他們不像蘋果、微軟能全球布局,也不像華爾街大鱷能對沖風險。他們就守著社區里那爿小店,靠誠信經營養活員工。如今這關稅大棒砸下來,砸碎的是一個個美國夢。您說這官司最后誰贏?我看不管法庭怎么判,經濟規律這尊大神,遲早會給所有人上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