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淘寶、京東等平臺相繼宣布全面取消“僅退款”政策,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費者保護盾”,在四年間逐步異化為“商家絞索”。如今終于“靴子落地”,取消“僅退款”究竟有哪些深遠意義?
4月22日,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不約而同”宣布調整“僅退款”政策,消費者收到貨后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由商家自主處理。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釋放了強烈的信號,明確表示會對平臺濫用僅退款規則,造成商戶“貨款兩空”的突出問題進行治理。
事實上,“僅退款”政策不僅存在于這幾家知名電商平臺。早在去年7月23日,全國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聯合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起國內首個“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行動”,并上線了國內首個電商商家“僅退款”第三方投訴通道,最終于9月4日發布國內首份《2024年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報告》。
不僅如此,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例行發布《2025年Q1中國電商平臺商家投訴數據報告》中,有超過17家電商平臺均涉及“僅退款”等行為,如拼多多、抖音電商、淘寶、京東、天貓、快手電商、全球速賣通、1688、微信電商、閑魚、美團、蘇寧易購、阿里巴巴、BOSS直聘、萬師傅、孔夫子舊書網、小紅書等平臺均存在“僅退款”等商家投訴。此外,餓了么、temu、中免日上、亞馬遜、考拉海購、阿里巴巴國際站、飛豬等平臺也涉及類似投訴。
對此,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理事張立平在接受網經社獨家專訪時表示,
當前電商平臺“僅退款”政策的調整(部分取消或嚴格限制)體現了平臺、商家與消費者三方的利益博弈,標志著電商行業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是電商平臺從粗放增長轉向精細化運營的信號,本質是平衡效率與公平。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電商平臺需要通過技術革新和信用體系的完善,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與商家經營安全之間的精準平衡點。
1、構建動態信用評級體系,實現用戶與商家雙向評估,區分誠信用戶與高風險用戶,實現差異化售后政策。
2、做好AI全流程風控,通過技術手段在下單到售后的關鍵節點攔截濫用行為,降低人工審核成本。
3、建立區塊鏈存證與雙向約束機制,解決舉證難、數據篡改問題,建立買賣雙方互信。
總的核心要義在于構建“技術+信用”雙輪驅動的協同價值體系,前瞻性布局可聚焦聯邦學習框架下的分布式信用價值互聯,以及元宇宙空間內的沉浸式虛擬驗貨技術,需建立隱私保護與商業效率的動態平衡機制。
【專家介紹】
張立平,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理事,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智庫專家,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商貿黨支部書記,跨境電商專業帶頭人,教授。
附錄:
國內首個電商商家“僅退款”第三方投訴通道
“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行動”
《2024年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報告》
《2025年Q1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數據報告》
【法律合規成果】
網經社在消費維權、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并得到有關部委、消協的肯定。如2020年網經社出席國家市監督總局在京召開的“互聯網企業創建無傳銷網絡平臺座談會”,發布國內首份《中國社交電商合規研究報告》;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跨境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課題”;2016年承擔承接國家工商總局和浙江省工商局“全國網絡交易平臺合規審查”調研課題項目;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與《中國消費者報》舉辦的“促進電商發展指導網絡消費”座談會上,發布《2016年中國消費者網絡消費洞察報告與網購指南》。2024年9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屆專業委員會專家聘任儀式暨浙江《消法》實施辦法修改座談會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參加,并獲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屆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專家。
2013年,網經社受邀出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等舉辦的《支付業消費權益保護研討會》,并做主題報告;發起“2010中國網絡傳銷不完全調查”,并發布中國首份網絡傳銷調查報告《2010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推動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等六部門聯合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