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一場關于生態與未來的對話,在成都高新區銀都紫藤初中學校悄然展開。初 2023 級云帆 7 班師生以“生態探究 協作賦能”為主題,用科技之眼透視千年智慧,以青春之聲叩問綠色未來,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場詩意與理性交織的朝會盛宴。
“左手是奔涌向前的科技長河,右手是亟待守護的青山如黛?!敝鞒秩它S子洋與江崢樾的朗聲宣言,如清泉擊石,叩響晨會的序章。國旗班的步履鏗鏘如鼓點,鮮紅旗幟裹挾晨風冉冉攀升。當國歌聲穿透云霄,兩千雙眼睛映著同一片蔚藍——那是屬于未來的生態畫卷,正在少年的凝視中徐徐鋪展。
第一篇章
古堰新韻——千年治水的新生
穿越千年煙雨,李冰父子鑿山導江的斧聲猶在耳畔。都江堰的碧波不僅灌溉了天府沃野,更在數字孿生系統的精密模型中泛起新瀾。衛星如天眼俯瞰,傳感器似神經末梢,云帆7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古老堰渠與現代科技的對話,讓同學們驚嘆:“原來守護綠水青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接力!”
第二篇章
蜀地守護——科技守護生態家園
從竹籠榪槎到數字孿生系統,李冰可能想不到,后人用衛星遙感守護著他建造的水利工程。而科技賦能生態的故事,正在每個同學的家鄉上演!云帆7班的鄧云天和吳臻同學化身家鄉的生態小使者,為大家介紹了他們家鄉科技賦能生態的措施與成就,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生態保護就在身邊,科技的觸角已經深入到家鄉的生態建設中,為家鄉的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傳感器實時監測、大數據預警分析……這些技術背后,離不開一群特殊的生態守護者。我們有幸邀請到云帆7班肖靜馨同學的家長,為我們揭秘生態監測工程師的日常工作!同學們帶著好奇與敬佩的眼神,聆聽著那些來自城市“生態脈搏”的監測故事,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心靈的觸動,讓同學們對生態監測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知這份工作對守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多么重要。
第三篇章
綠創未來——從創意到行動的承諾
舊物改造的環節則充滿了創意與溫暖,云帆7班同學們用巧手將“廢品”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不僅展示了他們無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更傳遞了一種環保理念——舊物并非,而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垃圾
“生態保護離我們遠嗎?不,它就在身邊!”通過云帆7班同學的環保呼吁視頻,大家看到了校園中隨手關燈、分類垃圾、節約用紙等微小行動的力量。
緊接著,同學們用真摯的情感、激昂的語調,誦讀著精心編寫的環保詩篇,字字句句都飽含著對地球家園的熱愛與守護之情,呼吁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生態保護不僅是宏大的責任,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踐行。
讓我們以科技為筆,以責任為墨,共同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詩篇!期待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將生態意識融入學習,將環保行動帶入生活,大家一起攜手,為守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科技與生態的協奏曲在我們手中奏響更加動人的旋律,讓綠色的希望在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舊物改造作品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