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中美沖突,五角大樓可謂費盡心思的準備。但讓其沒想到的是,特朗普一個舉動,卻讓美軍的勝算不止降了一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B21成本飆升,項目岌岌可危
據美媒報道,B-21戰略轟炸機項目,正被特朗普一步步推到懸崖邊緣。這款轟炸機,寄托著美國對華軍事威懾的重要使命,如今卻面臨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的問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承擔著這個龐大項目的研制,但最近的巨額虧損讓他們有點撐不住了。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坑慘了B21)
事情為什么會如此糟糕?除了技術工藝的改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原材料價格飆升。據估計,目前B-21項目上的虧損可能已經突破20億美元,這個天文數字令人震驚。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早在2023年就發出警告,指出B-21項目將可能面臨數十億美元的虧損,如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擴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B-21項目被困在了一個難以擺脫的財務困境中。換句話說,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沒有削弱中國,反而削弱了美軍的戰力。某種程度來說,也是給中國幫了個忙?
2.中國的反制,再砍B-21項目一刀
B-21隱形轟炸機的開發對中國礦產有著極高的依賴。釹、鐠、鏑、鋱等,堪稱是制造高性能磁鐵和雷達系統的“魔法材料”。鈦、鎢和鈮這樣的金屬,則能為飛機提供強大的結構強度、耐熱性和隱身性能。
(中國的反制讓美軍工企業有錢也買不到材料)
但隨著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中國宣布對包括釤、釓、鋱、鏑在內的多種中重稀土元素實行出口管制。再加上如今的關稅政策,關鍵原材料的價格不僅飛速飆升,更出現了“有錢也買不到”的情況。即便美國在技術上遙遙領先,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對于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來說,他們現在面對的,已經不僅是生產的挑戰,而是整個供應鏈系統在國際政治博弈中的脆弱。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不僅會使項目成本失控,還可能嚴重影響B-21的量產計劃,甚至讓美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裹足不前。這對于美國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3.在可能的中美沖突中,B21被寄予厚望
B21項目岌岌可危,對中國有什么影響呢?作為美國空軍備受期待的一種新型武器,B-21肩負著破除中國綜合防空體系的重任。
冷戰結束以來,全球戰爭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戰場對戰略性武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空中和導彈防御網絡,美軍意識到傳統轟炸機已經難以擔此重任。于是B-21應運而生,它不再局限于過去遠距離投射戰略威懾,而是演變為一種可以執行多樣任務的節點作戰平臺。
(B21被視為應對解放軍的王牌)
B-21沿用了飛翼設計,但在隱身能力、航電系統以及任務適應能力上進行了升級換代。數字化特性使其能夠持續獲取戰場態勢,為后續攻堅力量提供實時作戰導引,這讓B-21具備了在敵方雷達覆蓋下進行深度打擊的潛力。
然而,再強大的設計對上政治經濟漩渦都無能為力。有時候,困擾先進武器發展的并非技術瓶頸,而是國與國博弈下崩塌的供給鏈和飆升的項目成本。對B-21而言,還沒與解放軍較量就遇上了大麻煩,一切幻想都將是一場空。
4.B21“不行了”,解放軍手段卻越來越完善了
別說B21項目陷入了困境,即便是沒有,解放軍也有的是手段應對。
此前,中國軍工研發了YLC-8E反隱身雷達。它采用了全數字有源相控陣系統,配合其巨大的天線陣面和大功率TR組件,能夠有效地識別和追蹤隱身戰機。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雷達曾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按照慣例來說,或許解放軍手里已經有了更先進的裝備。
雷達先一步發現,防空導彈、殲20等先機戰機攔截,是最常規的操作。除了這些,解放軍還有多種戰術手段。比如,在作戰中直接摧毀B-21所在的機場。
(東風導彈可直接炸機場)
B-21即便再先進,也不可能從家門口一路飛到中國來搞事情。如果要對中國實施攻擊,它必須從中國周邊的基地起飛。而這些機場,有很多都在中國東風導彈的射程之內,譬如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和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東風導彈打擊敵方基地,將極大限制B-21的活動空間,讓它的作戰能力大大折扣。
通過先進的反隱身雷達、強大的導彈系統,以及自主研發的隱身轟炸機,中國已構建了一個多層次的防御與進攻體系。這也給某些國家敲響了警鐘,真敢挑事,就要做好承擔一切后果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